夏家店遗址群

批次:第六批

编号:6-0030-1-030

类型:古遗址

行政区域:内蒙古,赤峰,松山区

地址:王家店乡夏家店村北

夏家店遗址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王家店乡夏家店村北,总面积约38万平方米。新石器时代,夏家店遗址群已形成规模较大的社区性聚落群。

民国24年(1935年),日本学者滨田耕作等人在夏家店遗址群发掘的石棺墓中发现了青铜器,提出了赤峰第二期文化,并推断其年代和秦汉相当。

1960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在刘观民的带领下,确认了两种青铜文化,并命名“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 

夏家店遗址群共发现9处遗存,并以居住址为主,主体、墓葬群、居住址呈三角形构成了夏家店上层祭祀遗址群,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基本相同,有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和战国时代文化遗存。夏家店遗址群为探讨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新的重要物证,对探讨草原青铜文化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祭祀和宗教活动有重大学术意义。

夏家店遗址群,发现为探寻中国北方青铜文明和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新的重要物证,对于研究夏家店下层文化至战国时期的人口规模、社会结构、生活习俗及埋葬习俗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夏家店文化的确立,对于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构建、中国文明发展进程的探索、东北亚地区文化交流的研究均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探讨草原青铜文化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祭祀和宗教活动有重大学术意义。

2006年5月25日,夏家店遗址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赤峰市文化部门为保护夏家店遗址群免遭风雪侵蚀,在遗址分布范围内临时搭建起了钢架结构彩钢大棚。

2015年10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保护范围:东至夏家店自然村东砬子(遗址第四地点东侧),南至英金河灌渠北侧,西至杨家营子村东洞子沟(遗址群第九地点西侧),北至平顶山顶南缘;建设控制地带:以遗址保护范围四至边线为基线,向东、南、西、北各外延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