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次:第六批
编号:6-0095-1-095
类型:古遗址
行政区域:福建,龙岩,建瓯市
地址:建瓯市东峰镇今凤山茶场内
北苑御焙遗址位于福建省建瓯市市区东北15公里东峰镇今凤山茶场内,属北宋遗址。北苑御焙是中国宋、元时期贡茶产制中心。宋代是北苑鼎盛时期,有官私茶焙一千三百三十六焙,宋子安《东溪试茶录》独记官焙三十二。北苑御(龙)焙为首焙,辖建阳、建安(今建瓯)、南剑州(南平)、政和四县市。官署(管理中心)设在建州北苑。御茶园有内园三十六处(专供“玉食”),外园三十八处(供赏赐大臣)。官焙、御茶园分别分布在建溪流域。北苑官焙、御茶园、上贡御茶品目在中国贡茶史上独领风骚数百年。
北苑御焙茶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的闽王龙启元年(933年),持续上贡时间长达458年。因该园地处闽都北部,故称“北苑”。 历史上有“北苑贡茶名冠天下”之誉。
经1995年1月和11月两次发掘,揭露共50多个遗迹单位,成为目前为止国内发现的最早的官办茶叶衙署遗址,并发现近二万平方的宋元时期文化堆积层。证实焙前当地村民所称的“龙井”即是御泉井。
2006年5月该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摩崖石刻
北苑御茶园凿字岩摩岩石刻和作坊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苑御茶园“凿字岩”摩岩石刻在城东东峰焙前村附近的“林垅”小坡之上,岩高约3米,长约4米,宽约2.5米,岩石下面刻有楷书八十字,每字约20×30厘米,为北苑茶园纪事文;左侧面刻有七十余字,每字约10×15厘米,因长期受风雨冲蚀,渐已风化,字迹模栅,难以辨认完整内容。其正面楷书石刻为:“建州东凤凰山,厥植宜茶,惟北苑。太平兴国初,始为御焙。岁贡龙风,上柬东宫,西幽、湖南、新会、北溪,属之十二焙。有署暨亭榭,中曰口堂,堂后坎泉。前引二泉曰龙凤池。庆历戊子仲春朔柯适记。”根据石刻落款,庆历戊子仲春朔,已明确表明石刻为宋仁宗赵祯庆历八年(1048年)之作,即北苑御茶园最盛之时所刻。“凿字岩”石刻为考查北苑贡茶(龙凤团茶)的历史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依据。
作坊遗址
北苑御茶园作坊遗址在“林垅”小坡之下,目前已发现北苑六角井遗址一处和作坊遗址多处。其中六角井遗址是否为原北苑的“龙风池”、“乘风堂”,尚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加以证实。北苑之名始于五代,宋人姚宽在《西溪丛语》中记有:“建州龙焙面北,谓之北苑”。嘉靖《建宁府志》亦载:“龙启(五代十国延均年号)中,里人张廷晖以所居地宜茶,悉输之官,由是始有北苑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