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胜窑址

批次:第六批

编号:6-0098-1-098

类型:古遗址

行政区域:福建,漳州,平和县

地址:平和县南胜镇五寨乡(克拉克瓷遗址公园)

南胜窑址位于福建省平和县南胜镇五寨乡。主要遗存有南胜花仔楼窑、田坑窑、五寨大垅窑、华仔楼窑、洞口陂沟窑、大垅窑、二垅窑和田中央六处窑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区面积为23.85公顷,缓冲区面积51.3公顷。其烧造技术代表了明末清初漳州地区的最高水平。

南胜窑址烧造的瓷器是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漳州月港在明代时期外贸的重要货物,佐证了漳州月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在明末清初,影响和推动了欧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其产品也是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对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物品之一,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重要的地位。

2006年南胜窑址作为明清时期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全国文物普查中,南胜古窑址被发现。当时,克拉克瓷的故乡到底在哪里?困惑住了国内外所有的专家学者。1992年,国内外古陶瓷专家学者对平和古窑址的标本和国外一些沉船出水文物相比较后,发现了很多相似之处。同年,由国外专家和我国南京大学、福建省博物馆陶瓷专家共同组成专家组到平和实地考察,并把考察结果形成调查报告报给国家文物局,提出发掘南胜窑申请,获得审批。

1994年底至1995年初,专家先后发掘了大垅窑、二垅窑及花仔楼窑;1997年秋天又发掘了田坑窑;1998年6月发掘了洞口陂沟窑,出土了大量的文物。1998年,在福州、漳州等地召开的中国古陶瓷专题研究会上,平和被确定为克拉克瓷的故乡。由此,平和南胜窑址在中国古陶瓷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1999年,南胜窑址的发现,又荣膺新中国成立50周年福建省十大考古发现。(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