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桥

批次:第六批

编号:6-0332-3-035

类型:古建筑

行政区域:河北,保定,涿州市

地址:涿州城北关永济公园西界

涿州永济桥——中国第一长石拱桥,坐落于京畿天下第一州古城北关,横跨拒马河上,古时为十八省通衢之必经,皇帝出京御道之冲要,乃督亢膏腴,幽燕沃壤之京南形胜所在。其桥因拱跨度大,造型优美,长如玉带,远望又恰似一条彩虹横贯两岸,故有“拒马长虹”之美誉,位列涿州八景之一。

永济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初名曰“拒马河桥”,万历十六年(1588年)修葺,天启六年(1626年)重建,有明一朝,凡六建六毁。明崇祯间,河道南移,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在旧桥南建新桥,改名“永济”。加之引桥,永济桥全长六百二十七米有余,涵洞五十又二,实为天下第一长石拱桥。

《日下旧闻考》及《涿州志》载:“巨马河,距城二里,每伏秋水发,汹涌暴至,行旅走避不及,岁漂溺常数百人,圣母慈圣皇太后念之。会州民有奏乞建桥者,圣母自以宫中供奉金募工。一夫不役于民,一钱不取于官也。”

(大意)明朝圣母慈圣皇太后体恤苍生,捐出皇宫中供奉她的银两招募工匠,不需百姓服徭役,不需州府出资,为邦畿千里,京南要冲之上的拒马河畔建造最初的永济桥。

永济桥为九孔石桥,桥两端各筑引桥十余孔,主桥长153米,整桥总长627米有余。主桥高宽各七米,宽8.5米。桥身全部用长方巨石砌成,栏杆系汉白玉雕饰,工艺精美,雕梁画栋,规模宏阔。

清帝乾隆为其赐名曰"永济",并作《御制重修涿州石桥记》、《御制永济桥诗并序》。

我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题此桥为“中国第一长石拱桥”。文物专家认为,该桥规模宏大,建造科学,结构特殊,风格独特。桥下分水尖安装破冰凌用的铸铁,具有显著的北方特点,主桥、南北引桥和两端原有建筑及清乾隆帝御制碑,则显出该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历史作用。

2004年12月,经过对该桥引桥探查和试掘,永济桥主桥并南北引桥总长约627.65米。我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题词"中国第一长石拱桥"。

2006年5月25日,涿州永济桥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