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次:第二批
编号:2-0015-4-005
类型:石窟寺及石刻
行政区域:浙江,杭州,西湖区
地址:灵隐路法云弄1号飞来峰景区内
飞来峰造像位于浙江杭州灵隐寺前的飞来峰上,有造像380余身。在北麓山崖及自然洞壑中,有五代至元代造像380多尊,是浙江省最大的一处造像群。其中在青林洞入口的西侧有后周广顺元年(951年)滕绍宗雕造的“西方三圣”,是飞来峰有题记的造像中年代最早的一龛。
飞来峰造像:1961年4月1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飞来峰造像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23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2000年起,飞来峰造像保护工程启动,综合运用工程地质测绘、水文地质调查、地质雷达勘探、石刻表面自由吸水率测试、岩样物理力学试验等综合性的技术手段,对飞来峰造像本体及周边自然环境状况、病害种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科学有效地实施了地表防渗导流、危岩体加固、裂隙灌浆封堵、龛檐滴水槽等保护措施,并采用尖端数字技术,将所有摩崖造像复制下来,数字化永久保存。
2016年4月29日,国家文物局批复浙江省文物局《关于要求审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来峰造像三期抢险加固工程设计方案的请示》(浙文物发〔2016〕25号),要求对飞来峰造像前两期抢险加固工程进行总结和评估,完善灌浆设计方案。
慈云岭造像:1961年4月,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4月,浙江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作为西湖南山造像的一部分,慈云岭造像被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入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来峰造像。
烟霞洞造像:1961年4月,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公布烟霞洞造像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4月,浙江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作为西湖南山造像的一部分,烟霞洞造像被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入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来峰造像。
天龙寺造像:1986年4月23日被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作为西湖南山造像的一部分,天龙寺造像被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入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来峰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