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寺舍利塔

批次:第六批

编号:6-0630-3-333

类型:古建筑

行政区域:河南省,济源

地址:柴庄龙潭小学院内(济渎大街西段686号)

延庆寺舍利塔,位于市区西北3公里的延庆寺旧址内。因濒临济水西源——龙潭,故又名龙潭塔。此塔创建来历:系通慧禅院(大明寺前身)比丘法言积蓄舍利子数十粒,无处传授,欲谋建塔,未得其所。河阳(即孟县)念定寺僧教岸得知后,与延庆寺主持省初商议,共济其事,在此建塔。于是,该塔于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开始兴建,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竣工。

延庆寺舍利塔为六面七级楼阁式砖塔,高28.16米,塔基每面宽4米。底层有南北二券门,从南门可入塔心室。塔心室呈六角形,叠涩式收顶,上留六角形小孔,直视塔内项部。从北门向右顺梯道盘旋至二层,二层至六层设有梯道和圭形门,每层顶部亦系叠涩式收顶,以承托木构楼板(现已全部脱落)。但是通过通道,可由里向外盘旋而上,直至六层。这种塔内筒状结构手法,在隋唐以前最普遍,到北宋中叶就不多见了。此塔第七层系实心,不能登临。塔的每层出檐结构,使用正反叠涩砖层,其上未施平座,整体外轮廓形成抛物线状,出落极其简洁古朴。内外壁面嵌砌佛龛雕砖一千余块,所雕佛像,衣纹流畅,面目清秀,镌刻精细,造型生动,系仿北魏手法。塔心室内立有宋景佑三年《大宋河阳济源县龙潭延庆禅院新修舍利塔记》碑刻一通,马元颖撰文,郝黯篆额,杨虚已仿王羲之行书书丹,运笔遒劲流畅,颇得王书真谛。其拓片1973年曾在日本展出。

紧临塔西有泉,曰:“龙潭”,为济水西源,潭水清莹澄澈,蟹目翻腾。月夜,潭光塔影,清幽如画,向称“龙潭夜月”,为济源九景之一。

北宋时蜀人陈省华为济源县令,见龙潭风物之美,潭水之奇,遂于此建造房舍,命三子读书其中,其后三子均进士及第,时人遂称该处为“宋四贤读书处”,亦称“四令堂”。

1963年6月20日,延庆寺舍利塔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