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文庙

批次:第六批

编号:6-0790-3-493

类型:古建筑

行政区域:陕西,咸阳,渭城区

地址:中山街53号

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四年,据明代万历《咸阳县新志》载:“明洪武四年(1371)县丞孔文郁主持修建。”,经过明天顺三年、万历四十三年、清康熙二十年、嘉庆二十年、同治五年、光绪十四年多次重修。现存古建筑12栋,占地12.78亩,被辟为咸阳博物馆。

据《咸阳县志》记载:文庙宫墙七十丈,占地3364平方米。墙内房屋布局由南向北,依次为大成门,有左右两门,左为金声门,右为玉振门;棂星门,有左右两坊,左坊书“德配天地”,右坊书“道贯古今”;戟门,门前有伴池,东厢为名宦祠,西厢为乡贤祠;戟门北有东西两庑,庑北为大成殿。宫墙以外南有大成坊;东有文昌阁、崇圣祠;北有明伦堂、尊经阁;西有教谕署、训导署。

其中,戟门于1943年被咸阳县长刘法钰拆除,同时将拆掉的县城隍庙牌坊移建于此。城隍庙牌坊即现在咸阳博物馆大门,为全木斗拱式结构,木雕精细,结构严谨,四根红漆木柱支撑琉璃瓦覆盖的大屋顶,造型庄重深厚。

现存大部分为明代建筑,座北面南,平面为曲尺形,共有四进院落,总面积为8531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212平方米。现存古建筑有牌楼、一殿(原戟门处)、东西两庑、大成殿(二殿)、三殿(原明伦堂处)、小牌楼、偏院正殿。门前有清代石狮1对,院内有明代石狮1对,清代与文庙相关的石碑2块。建筑群结构严谨,十分壮观。

2006年,作为明代的古建筑,被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