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批次:第六批

编号:6-0814-4-004

类型:石窟寺及石刻

行政区域:河北,秦皇岛,卢龙县

地址:县城内南门里的十字路口中央

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旧称“石幢”,因幢身刻有《尊胜陀罗尼经》又称尊胜陀罗尼经幢,坐落于卢龙县古城内南门里十字路口中央,系秦皇岛地区唯一尚存保存较完好的辽金时期石雕经幢。整座经幢用多块巨石精雕细刻后叠砌而成,高大挺拔,秀美壮观。幢高10.35米。耸立在正方形的石砌台基中央,台基四周以石雕栏柱围绕,占地面积25平方米。经幢为八棱多层式建筑,幢身分为六节,各节间设置华盖、幢檐及迎莲等石雕饰件。上为莲花宝珠式幢刹,下有须弥幢座,外围龙盘玉柱,计八龙祥扶,须弥座上各面雕饰猛兽、佛教人物、经变故事及飞天等,造型古朴,雕刻精细。经幢创建年代,史料未有记载。考之《平州石幢记》,则说始建于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年)。唐代佛教盛行,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罽宾沙门佛陀波利礼拜五台后,与地婆诃罗同译经论,请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刊布中外。

据文物部门考察,经幢呈八棱锥形状,共七级,每级之间皆为华丽雕饰。下层为华盖,檐角悬挂风铎,风动铿锵,如今风铎多已遗失;上层为莲花座平台,周以围镂空栏板。经幢底部为一层约20厘米厚的垂莲伏地石。其上为须弥座,雕凿有上枋、上枭、束腰、下枭、下枋五个部分,比例匀称。束腰上饰有佛教人物故事浮雕,外围则为八根蟠龙纹柱支撑六级幢身。第一至第四级幢身上刻有文字,书法遒劲美观,堪为佳作。第一级刻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平州石幢记》;第二级刻《大佛顶尊陀罗尼经》、《迹神迹咒》;第三级刻《千手眼大悲咒》、《西方弥陀咒》;第四级刻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北平石幢记》;第五、六级皆刻有浅浮雕立式佛像。

1982年7月23日,被核定为河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6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