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次:第六批
编号:6-0833-4-023
类型:石窟寺及石刻
行政区域:山东,泰安,东平县
地址:东平湖北岸
洪顶山摩崖刻经位于东平湖的北岸,1989年发现,引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们的重视。
东边是属名“僧安道一”的《文殊般若》刻经。经文出自梁曼陀罗仙和僧伽婆罗译本中。全文共98字,文中以佛主如来与文殊菩萨对话的形式,禅释出僧众如何修成大智能到彼岸的“性空”思想,在佛经中具有代表性。
书写风格是隶中带楷,楷中带隶,这是中国文字进化从隶到楷的重要特征,其中“亦”字是草书,而“道”字则带行书韵味,“数”字还有罕见的飞白体。两边便是用篆体书有《安公之碑》的风门口碑字谜。
还刻有“药师琉璃光佛主”与“大佛”题名,字体之大更是无与伦比。碑西是“僧安道一”题名,刻于高2米、宽1.3米的圭首碑内,书体隶中带楷,并有行书韵味,潇洒流畅,其中“一”字为大写“壹”。北山崖最西是安道一所书《文殊般若经》摘录。
洪顶山摩崖刻经的发现,对解开史学界的“安道一”之谜,对研究这位视史传经体大书法家的身世、经历及中国文字从隶到楷的转变具有关键作用和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