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台遗址

批次:第七批

编号:7-0253-1-253

类型:古遗址

行政区域: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

地址:琅琊镇登台路琅琊台风景名胜区内

琅琊台遗址阳坡缓,阴坡陡,从东向西逐渐隆起,形成东西长约3千米,南北宽约1.96千米,东低西高、东西走向的多道山梁和主山梁,台基位于主山梁东侧,向西过山口与争高山对峙。台顶部宽阔平敞,周长150余米,台基(含山体)最占地面积为5.88平方千米,主峰海拔高度为183.4米。在琅琊台遗址东南大约2.5千米的地方有几处小山坡,高度50米左右,均有夯土筑过的痕迹。

琅琊台遗址存有琅琊台刻石碑、明代万历年间颜悦道的修碑、粉彩双凤牡丹纹供盘等,出土有大量西周时期的青铜鼎、青铜环、青铜剑、青铜镜,发掘出了秦代的量器,以及有刻着“千秋万岁”字样的秦代卷云纹瓦当和陶罐;小篆文“千秋万岁”瓦当,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粉彩双凤牡丹纹供盘是琅琊遗址发现的保存较完整的瓷器,长28.5厘米,宽 23.5厘米,高6.5厘米,供盘的花纹正面是双凤戏牡丹的图案,正面刻有“琅琊寺供奉”的字样,底盘有矾红篆书的字体“同治年制”字样。

琅琊台遗址是山东地区为数不多的和秦、汉皇帝巡视活动有关的遗迹,对秦、汉皇帝巡视的历史研究和秦、汉皇家建筑学的研究,以及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研究均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琅琊台遗址是秦方士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的起航地,为徐福东渡日本提供有力证据。琅琊台遗址出土的粉彩双凤牡丹纹供盘对研究清代(1644年—1912年)的经济文化以及寺庙的规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填补了琅琊台遗址瓷器研究的空白。

2013年5月,琅琊台遗址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包括琅琊古祭祀台、古郡城、古港口及其周边地区。

2018年10月22日,《青岛西海岸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获得批复,批复提出要重点保护好琅琊台遗址等代表性历史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