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次:第七批
编号:7-1278-3-505
类型:古建筑
行政区域:河南省,南阳,镇平县
地址:镇平县老庄镇枫林路82号
镇平县东北部杏花山上,山上林木茂密,郁郁葱葱,褥热顿释,别有洞天。而丛竹繁衍,流泉峥琮,小鸟集翔,使位于山腰的菩提寺充满灵气。寺前的钟乳石琳琅满目,石壁间的老虎洞丛林掩映,古老的银杏树守护寺围,使人游兴大增,情趣满溢。
菩提寺是中原八大名寺之一,始建于唐高宗永徽年间(公元650——655年)由菩提禅师朱智勤主持营建,占地7078平方米,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以后各代有兴有废。清康熙时,襄阳十方主持在此披荆斩棘、扩宏法教、开山辟麓而鼎建。寺内的殿宇楼阁依山而建,四重院落。山门左开,古树虬龙。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二佛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楼。两侧有钟楼、鼓楼、大客堂、大斋堂、仓房、禅房、道院等。大雄殿为单檐硬山顶结构,颇具气势。阑额、内额、四椽伏等构件均饰彩绘。法堂柱不饰彩,粉饰的藻井图案色泽深重。东西两壁原有炭塑的五百罗汉,灰褐色彩,显得“清静虚无”。藏经楼重檐歇山顶结构,斗拱彩绘,于华丽之中仍见古朴清雅。两侧的建筑对称分列于左右,雕绘也以古朴清雅而见长。殿房、禅院、僧房和藏经楼下各植奇花异卉。古老的桂花、芙蓉、辛夷、玉兰、枇杷、梅花、芭蕉等各具姿态。寺后山坳里泉水穿漕入院,茵茵送爽。
由于历经破坏和重修,现有房舍82间,保持着清代建筑风格。该寺依山势逐步升高,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有二佛殿、大雄宝殿、卧佛殿、藏经楼等,另有伽蓝殿 、千手观音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殿等殿宇,整体结构严谨,参差错落,檐牙高啄,雕梁画栋,古朴典雅,置身其中,暮鼓晨钟共簌齐鸣, 蓝天白云与山水一体,使你忍不住要感叹到大自然的造化与神奇。
菩提寺内有三奇:声如钟馨的钟石碑,含苞十月才吐蕊的十月兰,落雪即化的溶雪石。其镇寺之宝贝叶经被国家确定为一级保护文物,是研究唐代佛教文化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宗教研究价值。
1986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