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次:第七批
编号:7-1569-4-001
类型:石窟寺及石刻
行政区域:河北,邯郸,永年区
地址:朱山石刻文化园内
位于河北邯郸市永年区西邯郸市朱山石刻文化园内,已有2300多年历史,是河北最早的西汉石刻之一,被誉为“中华摩崖石刻鼻祖”。石刻内容记载了汉高祖刘邦之孙赵王遂与群臣在朱山饮酒应对的情景。
“汉朱山群臣上酬石刻”简称“朱山石刻”,镌刻于永年区吴庄村北朱山顶上的一块天然石面上,和山体相连,是西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候国赵国大臣为赵王祝寿时所刻。
石刻长1.5米,宽0.52米,为长条状摩崖石刻,刻字崖面依山倾斜,石刻石面向西,上镌刻“赵廿二年八月丙寅群臣上酬此石北”1行15个小篆体大字,文字长1.2米,宽0.08米。
西汉刻石传世本稀,又以此石为最早。且其字体浑朴古拙,篆书中兼有隶法,堪称秦汉之际篆隶过渡时期的书法代表作品。亦有个别专家认为此石之“赵”系公元4世纪之“后赵”,或系战国时期之“赵国”。
这一石刻最早在清朝道光年间被时任广平府知府的杨兆璜发现并将之公诸于世,其拓片先后被英国、法国、日本等多家博物馆所珍藏,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众多书法家和考古学家来此考查研究。
2013年5月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7-1498-4-001)。该国宝遗迹已由北京宏大华远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并以之为主题建设为朱山石刻文化园。
文化园主要由森林童话主题景区、浪漫花海主题景区及户外亲子活动体验区三大景区组成,建设儿童游乐园、花田、山涧溪谷、无公害果蔬种植区、垂钓区、人工湖畔等,尤其是横跨两山之间的玻璃吊桥,为全国第三座玻璃吊桥,跨度达220米,为华北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