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次:第七批
编号:7-1986-5-308
类型: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行政区域:湖南,岳阳,岳阳楼区
地址:岳阳楼区岳阳市委党校和岳阳特殊教育学校院内
岳阳教会学校,俗称湖滨大学,位于市区湖滨黄沙湾,即今岳阳市市委党校和岳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内。始建于清代光绪二十七年(1901)四月。学校整个建筑布局与建筑环境承袭欧美风格,现保存房屋13栋。教堂为哥特式建筑,可惜上部坍塌。校长楼、教师楼、办公楼及图书馆为典型的欧式建筑,有券廊式、回廊式,也有别墅式小洋楼。每幢楼房均利用山丘的边缘起建,自然形成排湿、通风良好的地下室、架空层,与岳阳地区传统建筑的基础处理方式大异。建筑中大量使用玻璃、高大的卷门、高窗以改善通风和采光;采用西式壁炉取暖等,无疑给岳阳近代建造技术、建筑理念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岳阳地区近现代建筑的代表作品之一。同时又在建筑中大量吸取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些常用手法,如在大回廊、卷廊的建筑上,特别是在屋面、檐口部分的琉璃勾头、滴水瓦、琉璃剪边作法、飞椽、三步梁、脊饰等,堪称中西建筑工艺的巧妙融合,充分体现了中国工匠们的聪明智慧。是岳阳研究欧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相融的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岳阳教会学校是随着岳阳开埠,帝国主义列强在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同时械奈幕致浴�1898年开埠之前美国基督教神学博士海维礼夫妇奉美国基督教复初会的派遣随美国商人从上海来到岳阳城陵矶,开设教堂、兴办学校和医院。岳阳市第二医院的前身普济医院和岳阳市第三中学的前身贞信女子学校就是他兴办的。1901年4月,他又教他的妻子海光中在湖滨黄沙湾设立教会分堂,租赁房屋开办盘湖书院,办补习班。继而,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开始购地修建校舍,至清宣统三年(1910)建成。内设大学部,后改为高级农业职业科,故俗称湖滨大学。学校首任校长由留美物理学和心理学硕士薛世和教授担任,他治学严谨,管理有方,曾培养了许多优秀学生,后来担任该校校长的郭发潜就是其中之一。郭发潜担任校长后,增办了附属中、小学各一个班。为激励学生上进,培养优秀人才,又建立了“会试助学金”。抗战期间,迁往湘西沅陵坚持办学。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才改为岳阳农校。
西方的思想文化入侵,对于帝国主义者来说是别有用心。但从当时中国的特定封建社会环境来说,学兼多门的教育内容以及办学形式,客观上对岳阳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自陈湘源《漫话岳阳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