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洞遗址

批次:第四批

编号:4-0004-1-004

类型:古遗址

行政区域:贵州,六盘水,盘州区

地址:盘县珠东乡十里坪村

盘县大洞古文化遗址,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珠东乡十里坪村,距县城49公里。遗址所在洞穴原称十里大洞,发育于十里坪坡立谷西缘厚层灰岩山体,关牛洞、水洞、阴河洞、主洞厅和消洞5条洞道组成,各洞道间有竖井、陡坎相通,上层洞道与最下层洞道垂直高差大115米,洞系总长度达1660米。大洞遗址距今30万年至数万年。

大洞洞口和主洞厅紧紧相连,两者为遗址只要所在。洞口朝向东北85度,宽55米,洞厅纵深220米,高约30米。主洞厅为一顺直洞道,平坦干燥,长240米,高、宽各30米左右,富含有古人类活动信息的堆积物自洞口向大厅缓倾,面积达9900平方米,露头厚度达19.5米。

洞口堆积物表面海拔1674米,上面建有一栋面阔5间、大梁题记为民国六年重修的木结构建筑物(北面2见已记),现内住赵姓农户。木屋前有两道清代同治六年修筑的石恒将洞口维护。洞口前为一斜坡,面临十里坪坡立谷,坡立谷平均海1640米左右,平坦开阔,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

石制品有石核、石片、石叶及工具。工具类型有砍砸器、边刮器、钻具、凹缺器,锯齿刃器,端刮器,雕刻器,琢背石刀、手斧、手镐等。

盘县大东内古人类活动堆积物的巨厚、丰富的内涵以及多学科、高水平研究结果,遗址被评为199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6年11月20日,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根据古生物判断,其地质年代为“更新世晚期”,这一时期的人类属“早期智人”,人的智力发展起来。大量的动物化石告诉我们,这一时期狩猎相当兴盛,捕捉动物的范围很广,而且有能力捕捉大动物、猛兽以及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

1996年11月20日,被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