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次:第四批
编号:4-0010-1-010
类型:古遗址
行政区域:山东,烟台,长岛县(并蓬莱区)
地址:大黑山乡北庄村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现的大黑山乡北庄遗址,是长岛形成时期最早,埋藏最丰富的古遗址,北依海拔113.4米的烽台山,距海50米,整个遗址南北宽180米,东西长140米,遗址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因其与西安半坡遗址属同一时期,被专家们称为“东半坡”。渤海海峡大黑山岛出了个距今6500年的母系原始社会村落遗址。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北京大学考古系、烟台市博物馆和长岛博物馆联合对其发掘。发掘出房屋基址90余座,房基系园角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面积一般20-30平方米最小者4平方米,最大者70余平方米,木桩为骨架,黄泥为墙,干草苫顶。县博物馆有房屋复原,望之有一种温馨、舒适之感。该蹲下出土了大量陶器、骨器、石器。陶器有鼎、鬲、罐、盆等;骨器有镖、箭头、锥、针、鱼叉等;石器有斧、锛、刀、磨棒、纺轮等。另外,还有贝壳、束发器等装饰品。
1981年至1987年的5次发掘中,发掘面积近4000平方米,是我市规模最大的一次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开探方与探沟105个,发现清理出古房基址104座,墓葬60余座,各种灰坑和窑穴等200余座,出土器物3000余件,各种动植物遗化石2000余件,其他肢离文物数千件,在根本上揭开了古村落遗址神秘的面纱长岛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古代文化。
从旧石器晚期,人类就一直在这些美丽的岛屿上繁衍生息。建国后陆续发掘的二十四处古遗址,八处古墓群,出土了大批文物。县博物馆就收藏了一万余件。这些文物,记录了长岛的沧桑之变,是长岛6500年历史的见证。北庄遗址出土的鸟形图腾,能我们带来了浓厚的原始文化气息;大黑山出土的西汉枭鳟,在全国都属于罕有的精品,它的复制品陈列在烽山公园供游人观赏。
自1976年被发现以来,经6次大规模探察发掘,已发掘出100余座古房屋基址和60余座墓葬。古村落遗址的发掘,不论是数量还是提供的史实资料,从考古学角度来说,完全可以与西安半坡遗址齐名,被誉为中国的“东半坡”。
北庄遗址出土的彩陶、鸟形鬹和人面泥塑等艺术品,反映了当时人们丰富多彩的艺术修养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胶东半岛西接山东古陆,北望辽东半岛,在保持文化面貌上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又与周边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特别是与辽东半岛的海上交流,在6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北庄遗址出土陶器特点也有体现。”王馆长介绍说,如筒形罐是辽东半岛以北史前文化陶器群中的典型器物,北庄遗址中便有类似的发现,北庄遗址的筒形罐无论是器形还是纹饰,都与辽东半岛的筒形罐基本一样,成为反映胶东半岛古代文化与其它地区古代文化交流的代表性器物。北庄遗址的发掘和发现,进一步印证了胶,辽自古就有较频繁的文化交流,而庙岛群岛便是这种交流的中继站和海上路桥。
北庄遗址作为胶东地区最典型的史前聚落遗址,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原址上建起了北庄遗址博物馆,成为中外学者进行文化学术交流和游客了解胶东古老文化的重要场所。(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