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次:第四批
编号:4-0059-2-003
类型:古墓葬
行政区域:河南省,三门峡,湖滨区
地址:湖滨区上村岭一带
虢国墓地,位于中国河南省三门峡市北部的上村岭一带,是中国已发现的一处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虢国国君及贵族墓地。
虢国墓地发现于1956年,主要经过两次大规模发掘,共发掘墓葬250多座,出土大量的玉器、青铜器。其中两座国君墓中出土了很多的珍贵的一级文物,如有“华夏第一剑”之称的玉菱铜芯剑、精美华丽的“缀玉面罩”等。虢国墓地的发掘,为周代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建立了重要的断代标尺。以早、中、晚三个年代划界,虢国墓地分为四个墓葬群。依昭穆制度,其北为国君墓群,南、东西各有一个大致呈三角形的墓区。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家族墓地。虢国墓地的发现填补了中国西周考古史上的空白,为研究当时的文化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虢季墓(M2001)、虢仲墓(M2009)的发掘,先后被评为1990年、199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6年11月,虢国墓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虢国墓地位于三门峡市区北部一道略呈西北—东南向的土岭一上村岭上。墓地北部边缘距现黄河岸边600米,距现黄河河床1200米;南面位于春秋路路南100余米处;东以茅津路为界;东北为会兴沟所在;西至上村沟东口。整个墓地南北长590、东西宽550米,占地32.45万平方米。墓地现状,北面尚有大块空旷的农田,西侧北端有少许空地。墓地南部以九十年代新发现墓葬区计,其南50米处巳被厂房、仓库、铁路等现代建筑占去;东面以茅津路计,现代建筑已向西占去280米宽的地段。
虢国是西周初年的重要姬姓诸侯国,为周文王弟弟的封国。原封宝鸡,西周晚期受平王东迁的影响迁至今三门峡市,国都上阳位于今李家窑村。史载,虢国历史在公元前九世纪至公元前七世纪,延续了三百年的时间。这一时期,虢国国君世代为周天子的卿士,负有统领六师、捍卫周室的重任,他们曾替周天子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周夷王时虢公“伐太原之戎”,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屏藩周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前655年亡于晋国。
虢国博物馆是建立在虢国墓地遗址上的一座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占地10万平方米,是集文物陈列、遗址展示、社会教育与文化交流等多项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间。基本陈列《周风虢韵——虢国历史文化陈列》分为虢旗猎猎、吉金灿灿、美玉灼灼、奇珍熠熠、车马辚辚、古墓秩秩六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