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大佛寺

批次:第四批

编号:4-0112-3-034

类型:古建筑

行政区域:甘肃,张掖,甘州区

地址:民主西街大佛寺巷步行街

0730T00004-00010张掖大佛寺牌坊外景_调整大小.jpg


张掖大佛寺牌坊外景


0730T00004-00011张掖大佛寺土塔_调整大小.jpg

张掖大佛寺土塔


0730T00004-00012张掖大佛寺藏明金银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局部1_调整大小.jpg

张掖大佛寺藏明金银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局部1

位于张掖市甘州区南大街。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原名迦叶如来寺,又名睡佛寺,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坐东向西。原寺建筑规模宏大,包括山门、天王殿、配殿、厢房、卧佛殿、藏经阁、金塔殿、土塔、僧舍等,现仅存建于中轴线上的大佛殿、藏经阁、土塔。 

大佛殿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九间(48.3米),进深七间(24.5米),高20.2米,占地面积 1370平方米。重檐歇山顶,两层楼,抬梁式构架,砖木结构,殿顶青筒瓦覆盖,上檐施三昂九踩斗拱,下檐斗拱为斗口跳。殿内彩绘泥塑像31身。正中卧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高7.8米,脚长4米,木胎泥塑,金装彩绘,是全国现存最大的室内卧佛。卧佛身后塑高5.8米的十大弟子举哀群像,前两侧塑优婆夷、优婆塞(均身高7米),南北近壁塑十八罗汉。塑像皆保存了西夏彩塑的基本面貌。殿内现存有明代壁画约330平方米,内容为佛教故事。殿门外两侧砖雕“祗园演法”及“西方圣境图”。1966年,于卧佛腹内发现石碑、铜佛、铜镜、铜壶、佛经及铭牌一面。

大佛殿后为藏经阁,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五间(21.3米),进深10.5米。坐东向西,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构架,内有明正统十年(1445)英宗皇帝朱祁镇敕书颁赐《大明三藏圣教北藏》一部,计3584卷,为国家一级文物。另有明正统初泥金书经600卷。 

藏经阁后为土塔,原名弥陀千佛塔,为砖土混筑的密宗覆钵式金刚宝座塔,主塔高33.37米,下为高大的四方形台座,座四周有重层回廊环绕。基座为两层十字折角形须弥座。塔身覆钵粗大,其上又为须弥座,座四周开小龛,内置佛像。塔顶为十三重相轮,再上为刹盘,盘上宝顶。五座小塔作双层,即在第一、二层台座四角上各建一塔,为同类塔中所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