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次:第四批
编号:4-0139-3-061
类型:古建筑
行政区域:浙江,温州,南县
地址:苍南县蒲城乡
位于浙闽交界处的苍南县蒲城乡,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海防城堡建筑。唐宋以来素为戍守要地,明洪武十七年(1384)为防倭寇而建。蒲壮所城,原蒲州所城,后壮士所因孤立难守归并于蒲州所,改蒲州所为蒲壮所,现称蒲城。
其城依山面海,南方正,北弧圆,平面呈“天圆地方”形。城墙周长2400米,高3-7米,底宽6-8米,顶宽4-7米,均用条 石和块石分内外各三层包砌,中间填夯土。东、南、西三座瓮城都呈方形,城楼除西城楼已毁外,另二处尚存。城外留有敌方、 护城河、寨堡和烟墩等;城内街巷至今全无变动,有城隍庙、妈祖庙等三十多处寺庙,还有许多典型的浙南院落民居及建城奠基石等,不仅提供了明代抗倭斗争的实物史料,也是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筑城抗倭,置蒲门千户所和壮士千户所,后合为蒲壮所。城周围2500余米,高约5米,东、南、西三面各有一门。墙用三合土夯筑,内外包砌块石,城外环绕护城河。其基本保留了原建筑格局及一批历史、人文建筑,周围的山上还有一些烽火台、墩等。
蒲壮所城保存完整,选址、布局科学合理,对研究东南沿海抗倭和明代军事城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蒲壮所城内街巷与格局从明代至今没有变动,有城隍庙、妈祖庙、铁械局、跑马道及明代浙南民居群等多处古迹。1996年,蒲壮所城被中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