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次:第一批
编号:1-0066-3-019
类型:古建筑
行政区域:北京,房山区
地址:大石窝镇水头村云居寺内
房山云居寺塔及石经,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云居寺内,是由佛塔和石经组成的一组文化遗存,佛塔最早的建于唐景云二年(711年),是北京市目前最古老的一座唐塔,此外还有四座唐塔和一座辽塔。石经开凿于隋大业年间(605~617年)结束于明代,前后延续1000多年。
通过历代不同书法风格的石经,可以看出中国书法变迁的历程。有些经版上出现的线刻佛、菩萨、天王、胁侍、飞天、花草等艺术形象,生动而丰富地表现了当时幽州地区民间艺术的风格。
1961年3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把房山云居寺和石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石经进行保护。
20世纪90年代,在原址上改建了一座现代化地宫,面积达400平方米,底板、侧墙和顶板均采取了防水设施,室内空气置换为纯度达99%的惰性气体,温度保持在25摄氏度。
1999年9月9日,在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佛教仪式后,云居寺石经重新回藏地穴。回藏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人们依然可以通过参观廊的大玻璃瞻仰地宫里的石经。
2014年9月9日,历经五年的修复,云居寺地标“南塔”终于复建完工。2014年9月9日上午,云居寺举行南塔落成观瞻仪式。由于是全国首例复建古塔,没有先例可循,唯一的依据就是老照片。经过8次方案修改和5年艰苦复建,云居寺南塔恢复了民国时旧貌。
开放时间
夏季8点半开门,冬季9点开门
票价
门票40元,60岁以上半价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