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一井旧址

批次:第四批

编号:4-0250-6-002

类型:其他

行政区域:陕西,延安,延长县

地址:西门桥小学院内

旧址内油井完好保存,井旁立有"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纪念碑。

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载:“高奴县有洧水,肥可燃。”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河水》也记载:“高奴县有洧水,肥可燃,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洧水即为延河一支流,“肥可燃”则是指洧水水面上漂浮着的一种肥腻的物质,可以燃烧。这是目前所知我国古代最早的关于石油的文献记载。到了唐代,延安石油已被使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前集》10卷《异物》中记载:“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

宋代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在任延州知州兼延路经略安抚使期间,对延安境内出产的石油进行了科学考察,科学地预见石油“后必大行于世”(《梦溪笔谈》)。

1996年11月20日,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延一井”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华之最”。

2005年,根据延一井历史风貌,恢复了清朝时的小铜釜式抽油提炼工艺流程,成为人们形象了解中国石油发展史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