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次:第五批
编号:5-0172-2-028
类型:古墓葬
行政区域:河南省,洛阳,偃师区
地址:缑氏镇东北2.5公里的滹沱岭上
恭陵(孝敬皇帝陵)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东北2.5公里的滹沱岭上。因是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故称“太子冢”。
恭陵是洛阳唐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坐北朝南,平面正方形,长宽约440米。四周原有神墙护围,其四角有角楼建筑,四面神墙中有神门 。门外土阙尚存。南神门外10米有立狮一对,左右相距54米。其它三面与此同,唯改为坐狮。神道在南神门外正南,宽50米,两侧自北向南,依次排列着翁仲三对、天马一对、望柱一对,东西相排,左右相对。其中东排第一二翁仲之间,即唐高宗李治亲书之(孝敬皇帝睿德记》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较高的书法价值。灵台封土呈覆斗形,东观长163米,南北宽147米,高22米。 灵台东北50米处,有一锥形土冢,俗称“娘娘冢”。
陵园坐北朝南,平面正方形,结构工整,长宽各约440米。四周原有神墙围护,今地面已无存。四面神墙中部各置神门。南神门外设神道,神道两侧分列有石像生。陵园内有灵台和哀皇后墓。灵台呈长方形,东西长164米,南北宽146米,残高24米。哀皇后墓位于灵台东北40米处,呈方锥形,长宽各约50米,残高13米。陵园地面现存石刻19件。东、西、北三神门外各置一对坐狮,南神门外为一对立狮。恭陵石刻雕造细腻,造型生动,堪称唐代石刻艺术之瑰宝。
恭陵是中原地区建造的帝陵中保存较完整的陵墓,它是研究唐代陵寝制度、墓仪规制、丧葬习俗的珍贵资料。
恭陵的主人是孝敬皇帝李弘(652-675),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675年暴死。唐高宗将其追谥“孝敬皇帝”,开创了太子死后追谥为皇帝的先例。以皇帝的规格安葬。 不过一般都称为太子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