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桥闸遗址是京杭大运河上重要的设施。土桥闸始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拆修。2010年8月至12月,对土桥闸遗址进行了全面发掘,发掘出瓷器、陶器、铜器、铁器、玉石器近万件、石碑两方。聊城土桥闸也是大运河上完整揭露的第一座船闸。2012年又出土了一尊清朝镇水兽,之前已发掘出三尊。该遗址对于研究大运河的水工设施、运河沿岸的物质文化习俗,认识大运河在我国古代交流与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一批新的重要资料。
七里坪遗址,为旧石器时代的古遗址。是国内涵盖长江和黄河流域旧石器特点最明显的遗址之一,对研究豫西远古文化和南北两大流域史前文化的交流,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窑遗址,全名北窑旧石器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瀍河回族乡北窑村西北,是旧石器时代的古遗址。北窑遗址包括旧石器时期的早期、中期和晚期,时间跨度非常大,是一处重要遗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井许昌人遗址位于许昌市西北约十五公里的灵井镇西侧。灵井许昌人遗址是我国首次发掘的以泉水为中心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2007年和2014年两次发现人类头骨化石,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召猿人遗址位于云阳镇阮庄村杏花山,是一处距今五六十万年直立人活动与居住的遗址。遗址南北长98米,东西宽96米,面积约9408平方米。1987年2月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第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家沟遗址位于新密市岳村镇李家沟村西,为距今约1万年前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文化遗存。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址,是郑州市市区保存较为完好、面积较大的一处重要遗址,于1984年发现,1993年进行发掘。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郑州市中原区沟赵乡后庄王村东北300米处的岗地上,北邻索须河,为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址。遗址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站马屯遗址位于十八里河乡站马屯村南古河道两侧的土岗上,平面形状呈不规则,遗址区原为隆起的圆形土岗。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517米,总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约为1.5~2.0米,是一处龙山文化的遗址。
青台遗址是一处仰韶文化中期一直延续到晚期的文化遗存,它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中带有郑州地区鲜明特点的文化遗存,尤其是遗址内发现的丝织物遗存将我国丝织物纺织史上推至5500年前。
秦王寨遗址位于荥阳市高村乡枣树沟行政村西,遗址长约400米,宽约50米,遗址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初,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之一,以其文化内涵命名的仰韶文化秦王寨类型,代表了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一种重要类型。
该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是一处包含龙山文化、新砦期文化、夏、商文化以及夏商城址在内的多时代遗址,其历史至今已长达4千多年之久。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