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级:未定级博物馆
藏品:2416
地址:新街口北大街53号
徐悲鸿纪念馆原址位于东城区东受禄街徐悲鸿故居,20世纪70年代重建于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1983年1月重新开放。2010年9月,徐悲鸿纪念馆闭馆,开始进行改扩建工程,新的纪念馆占地536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885平方米,设有基本陈列、临时展厅、报告厅及儿童活动区等。基本陈列中包括徐悲鸿生平展,巨幅国画《愚公移山》、《九方皋》、《田横五百士》等,于2019年9月17日重新向社会开放。
组织机构:
徐悲鸿纪念馆内设部门有:办公室、展览典藏部、事业拓展部、社教部、安全保障部。
纪念馆沿革: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先生去世。为纪念徐悲鸿先生的爱国精神和他对中国美术的卓越贡献,北京市政府决定在徐悲鸿先生北京的故居旧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受禄街16号,建立徐悲鸿纪念馆。1954年9月26日,纪念馆在徐悲鸿先生去世的周年纪念日建成开放。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座美术家个人纪念馆,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悲鸿故居”匾额。
纪念馆收藏并展示了徐悲鸿先生创作的国画、油画、素描以及书法等作品一千二百余件,徐悲鸿先生收藏的中国历代绘画作品和欧洲近现代油画、素描作品一千一百余件及画册、图片等各类珍贵的美术资料一万余件。这些珍贵文物和资料,是徐悲鸿先生的夫人廖静文女士,在徐悲鸿先生去世后,按照徐悲鸿先生生前的愿望,全部捐献给国家的。
纪念馆首任馆长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吴作人兼任,1957年开始,由廖静文女士担任馆长直至她2015年6月逝世。
1966年,北京市进行城市建设,因修建地铁,纪念馆拆除。后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关怀指导下,纪念馆在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号重建,并于1983年元月对社会开放。
纪念馆每年接待大批国内外的观众,是北京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每年也赴各地进行展览,宣传徐悲鸿的爱国精神和艺术思想及贡献。
2010年,纪念馆因设施陈旧,闭馆进行原址重建。2019年重新向社会开放。
参观须知:
开馆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09:00-16:30,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疫情期间开放时间调整,请以“预约须知”开放时间为准。)
交通路线:
1、公交乘车路线
公交:22路、47路、88路、409路、508路、特13路,积水潭桥南站下,南行100米。27路、44路、331路、347路、498路、618路、620路、特12路、运通104,新街口豁口站下,南行约700米。105路、111路,新街口西站下,北行约600米。
2、地铁路线
乘坐地铁2号线在积水潭站出D口,南行300米,路西侧即是。
乘坐地铁4号线在新街口站出B口,东行300米左转,向北行约500米即到。
特别说明:
1、除身份证以外,如您有其他有效证件,如护照、军官证、残疾证和老年证等证件,需持证件原件到本馆现场领票。
2、因我馆无停车位,建议观众绿色出行,选择公共交通来馆观展。
3、请自觉接受安检,严禁将易燃易爆、管制械具等危险品带入馆内。
4、展厅内请勿摄像;拍照时请勿使用闪光灯及三角架。
5、请自觉遵守参观秩序,请勿大声喧哗、追跑打闹。如遇各类突发事件,请服从工作人员指挥。
安检:
所有参观者均需从正门接受安检;请勿将各类易燃易爆物品、各类管制刀具、易腐蚀液体、打火机等危险物品带入场馆内;请勿带宠物或其它小动物进入场馆;如您自带液体饮料及自用食品,经安检后可以带入场馆内,但须在展厅外的休息区域使用;如您随身携带旅行箱、包,经安检后,请将行李寄存在服务台后再入场参观;违禁的私人物品请于馆外自行处理。
注意事项:
馆内包括卫生间、休息区等所有场所都禁止吸烟;请勿在展厅内饮水或就餐,如有相关需要请在展厅外其它休息区域进行;参观时请您与展品保持安全距离,请勿触摸展品;请勿在馆内自行进行促销或经营性活动。
参观礼仪:
请您在参观前整理好衣物,衣冠不整者谢绝入内;为共同营造舒适的参观环境,请自觉维护场馆内卫生;参观时请将您手机设置为静音,请勿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参观;场馆内请勿奔跑、追逐、攀爬或者躺卧;请您协助我们维持好展厅内的参观秩序和良好的参观环境。
摄影及临摹:
如无特殊说明,场馆内可以拍照留念,但为了保护展品请勿使用闪光灯及三脚架;如遇特殊情况禁止拍照将会有特别提示,请您理解并配合,不要在展厅使用相机;新闻记者若因工作需要拍照,请您通过服务台登记申请。
如果您或您的孩子想在展厅内临摹作品,可以自带面积不大于31cm×40cm的画板,使用碳铅笔或水彩笔,请勿带画架或水溶性画材进入场馆。如遇展厅内参观人数过多,为了保证安全请您暂停临摹。
服务项目:
讲解员讲解:周二至周日上午10:00、下午14:00,将由讲解员或志愿者为观众提供展厅讲解服务。观众需提前10分钟等候,等候地点:一层服务台旁。
展厅布局: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