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级:未定级博物馆
藏品:1180000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300号(近斜土路)
中科院上海昆虫博物馆“昆虫学科普教育基地”,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该基地以原上海昆虫研究所昆虫标本馆为依托,设有固定昆虫学科普教育展示场所,有所级领导主管,有昆虫专业工作人员从事“昆虫学科普基地”的日常工作。
中国科学院上海博物馆的前身为法国神父韩伯禄(P.M.Heude)创办的原震旦博物馆(Museum Heude)昆虫部。解放后被中国科学院接管,近50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大型的专业昆虫收藏馆。该馆是华东乃至我国南方地区唯一的专业性昆虫收藏馆,有着极为丰富的昆虫科普资源,收藏历史悠久,标本涵盖全国各地,昆虫类群丰富,收藏量达百万余号,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馆内保藏着一大批濒危珍稀昆虫标本,以及一批国际和国内的危险性检疫害虫标本。
为支持科普教育,促进科普教育基地建设,1998年所领导从科研大楼中辟出100平方米办公用房,并投资专项经费,在昆虫标本馆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了一个集昆虫的生活、昆虫的多样性、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及昆虫与艺术和观赏昆虫的展示厅。内容丰富的昆虫标本展品与生动的图片解说,使展示厅倍添特色。昆虫展示厅面向社会展出后,引起了较大反响和上级领导的重视。幼儿园小朋友、中、小学生、生物爱好者们,甚至外省市来沪的个人、团体旅游者纷纷来到基地参观学习。上海、北京、江苏等地的多家新闻媒体为此专门作了采访报道。
昆虫博物馆是人们了解大自然的重要渠道,是集昆虫标本收藏、昆虫分类学研究、生命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昆虫学知识普及为一体的重要基地。昆虫作为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类群,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世界日益关注人类、环境和资源的同时,其科普意义更为突出。
功能
中科院上海昆虫博物馆(原上海昆虫研究所标本馆)在科学普及教育领域有着较好的工作基础、较强的优势和特色。
该馆多年来为昆虫科学知识的普及做了大量的工作。从1991年以来,特别是在每年的科技节,都要接待成百成千的中、小学生。在普及昆虫科学知识的同时,帮助中、小学生树立从小爱科学的信念,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昆虫学科普展示厅”自建立以来,基本免费向社会开放,并配有专业讲解员给予认真讲解与昆虫科普指导,是上海市唯一以昆虫为对象的展览场所。
我们在参与历年的“上海市科技节”、首届及第二届“全国科技周”和上海市科普基地联合会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中,积极筹备、落实科普活动内容,发挥科技优势,体现昆虫学科普特色,精心设计制作昆虫科普宣传册和流动宣传用的昆虫科普专题宣传板,把该所正在进行的昆虫学科学研究内容转化为容易理解的科普形式,精选通俗易懂的昆虫科普内容,配以图文并貌的生动解说,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走进自然、享受自然、了解昆虫,学到昆虫科学知识。
平时我们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不定期在中、小学校,社区举办昆虫科普专题讲座和科普夏令营活动,普及昆虫知识,指导大家采集和制作昆虫标本,培养人们对昆虫的浓厚兴趣和动手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昆虫学知识和技术。
积极参与社区、街道和学校联合举办的科普活动。我们精心制作的中国昆虫、特别是蝴蝶标本展品以及昆虫科普宣传版面在巡回展出中得到了社区、街道和学校广大市民和学生的喜爱与一致的好评。同时,我们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做好、做足昆虫学的科学普及宣传工作。
不断地积累和总结在研究与科普工作中获取的珍贵素材,出版科普读物,已出版《中国名贵蝴蝶》、《原野虫趣》《秋日虫语》等,积极参与《科学》杂志生物部分昆虫科普条目的编写等,读者普遍反应良好。
特色
新建立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作为特色明显的昆虫学专业科普展馆,2003年将以崭新的形象面对广大观众。届时人们不仅可以在2000平方米的展厅内看到丰富的昆虫标本、生动的昆虫图片和文字解释,还可以在标本制作室内学一手制作昆虫标本的技术,在昆虫养殖房内与一些可爱小精灵亲密接触,业余爱好者可以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得到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参观须知:
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临展换展顺利结束,现定于2023年1月19日起恢复对外开放。
现将恢复开馆事宜公告如下:
1、 每日开放时间:9:00--16:30(16:00停止入馆)。
2、参观当天从枫林路300号大门进入,沿指定路线进馆参观。观众入馆参观请全程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
3、严禁在展厅内饮食集聚、追逐打闹、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务必服从工作人员疏导安排。
4、近期暂不提供讲解服务、不接待团队。
5、春节期间开放时间如下:
除夕(1月21日):9:00--13:00(12:30停止入馆)
初一至初六(1月22—27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咨询电话:021-54924191(9:30-16:00)
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
2023年1月18日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