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级:未定级博物馆

藏品:800

地址:黄山市屯溪区老街90号

戴震纪念馆,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老街90号,隶属于黄山市屯溪区文广新局,是一座社会科学类名人专题纪念馆。

1959年,在东原图书馆旧址设立戴东原纪念馆筹备处。1982年,政府决定建立戴震纪念馆。1986年5月9日,戴震纪念馆正式开馆。2003年4月8号,戴震纪念馆新馆址开馆。截至2019年末,戴震纪念馆有800件/套。

戴震纪念馆被评为国家级2A旅游景区,该馆也是安徽省和黄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是安徽省首个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也是屯溪区科普示范基地。

戴震纪念馆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戴震纪念馆原址坐落在市郊隆阜正街118号,是一幢清代的民居建筑,称摇碧楼,因其濒临横江,楼影与碧水相映得名。1924年,梁启超、胡适等在北京隆重举办纪念戴震诞辰二百周年活动,陶行知也著文推崇戴震。住在隆阜的戴震后裔,创办了《隆阜戴氏私立东原图书馆》,这座建筑物一直作为纪念场所而被保存下来。戴震纪念馆地处环境优雅的小巷之中,建于清代晚期(距今有100多年)。砖木结构,粉墙黛瓦,古朴典雅,具有浓厚的徽派民居风格。正屋居中为堂屋,一脊两堂,三开间,一楼设陈列展厅、二楼为古籍库房。东边附属屋倚附正屋山墙建造,今为办公用房。

戴震纪念馆基本陈列有《戴震生平展》《戴震书房展》《戴震著作》《戴氏族谱展》及《研究戴震成果展》几个部分组成。通过馆藏物品、历史文献资料以及图文并茂的图片展示,再借助讲解员生动的解说,观众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戴震。重要展品有戴震生前用的书桌、戴震祖屋遗存的“古欢园”石碑、戴氏家祠遗存“戴震户界”石及戴震著名著作较早版本《孟子字义疏证》《原善》等。

《戴震生平展》10幅生平画,10个生动的故事,详细地介绍了戴震生平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以及他求知治学的历程。他从求学中成长到成长中的磨婪,无不在图中展现的淋漓尽致。33岁时,受到族人迫害,只身一人进京避难;在北京歙县会馆讲学,一时名重京师,闻名大江南北:戴震与江永、戴震与纪昀、戴震与段玉裁、王念孙的故事等;纪昀等推荐入四库馆任纂修官,乾隆皇帝赐他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在病中完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哲学著作《孟子字义疏证》;55岁病死于任上。完整真实的反映了戴震一生。

《戴震书房》一张书桌、一把椅子、一张睡床、一排书柜就是戴震的书房,这是戴震当年生活场景的真实再现。此书桌为戴震33岁前在隆阜三门里故居学习使用,就在这张书桌上,他焚膏继暑,日夜耕读,在这儿写下了《策算》《考工记图注》《尔雅文字考》等名著。

《戴震著作展》戴震一生著述宏富,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在语言学、古算学、天文学、地理方志学等许多方面都有重大贡献。展出的主要著作有《孟子字义疏证》《原善》《考工记图注》《方言疏证》等一些较早版本的古籍书。除戴震的著作外,陈列室还展出了戴氏的篆、隶、行、草手稿影印件几十件。先生的书法均古朴庄整,流水行云。

《戴氏族谱展》戴氏为新安望族之一,隆阜戴氏源远流长,据隆阜戴氏族谱记载,戴震,字东原,号称东原先生,始祖居隆阜是在唐代末年(大约在930年左右)。屯溪的隆阜,即戴东原之故里。坐落在隆阜村三门里的戴东原故居,戴震在著作中称为“游艺染”,早年毁于兵火。现仅存故居遗址。

《戴学成果展》从戴震在世两百多年来,一直有人不断地评价、研究戴震的思想和学术。海内外众多戴震专家学者热心戴学研究,硕果累累。特别是19世纪80年代以后,学术研究领域对戴学研究掀起了一个新高潮。研究成果蔚为壮观。这个展览展出了国内外研究者研究戴学的专著、学刊。同时展出还有现为最完整最全面的一套《戴震全集》,囊括了戴震在天文,地理、数学、音韵、训诂、考据等方面已经刊刻的和整理从未刊刻过的著作。它是戴震研究会、戴震纪念馆在国内外戴学研究者的期盼中,历时12年完成的“国家八五重点图书”。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