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历史博物馆

定级:未定级博物馆

藏品:5624件

地址:登封市庙前街1号

登封历史博物馆是以登封城隍庙为依托而建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建于明代初年,距今有近700年的历史。1997年4月7日学校迁出,登封市文物管理局,并筹措资金200万元对庙内的大门、东西掖门、照壁、东西厢房、仪门、东西廊房等进行了保护维修,整理了院落地面,圈设了围墙等,并辟为登封历史博物馆对市民开放,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馆藏文物5624件,其中历史文物3468件,近现代文物2156件。 

该馆陈列展览共分三个展区:

《登封历史展览》,主要是利用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介绍登封地区先秦至1949年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

《古代石刻艺术展览》,共展出汉代至民国时期的石刻、石雕文物141件;

临时展区展出有《中岳嵩山石刻艺术精品(拓片)》、《登封书画作品精选》、《登封征集近现代文物成果汇报》 、《日军侵华罪行》等展览。

登封历史博物馆以沿着登封历史发展的轨迹为主线,以登封现存丰厚的文物古迹为基础,突出展现登封的辉煌历史和历史文物之精华。

登封城隍庙位于登封市区西街西段北侧,东临登封市直一初中,西临嵩阳路,北临中岳大街。创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坐北面南。现南北长164米,东西宽50米,占地8200余平方米。现保存有大门、照壁、东西掖门、东西厢房、仪门、棬棚、大殿、东西廊房、东西配房等明清建筑90余间,明、清重修碑刻三品,清代石狮一对等。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利用城隍庙的建筑创办登封县师范传习所。 

民国十五年(1926年)在城隍庙内办有登封县简易师范学校并附设中小学部。学生及教师将庙中仪门、钟楼、瘟神殿、戏楼等建筑拆毁。 

民国十七年至二十六年(1928—1937年)在城隍庙内办有嵩阳中学。 

1949年后,利用城隍庙建筑办有登封县初级中学,1958后年办登封县第一中学,登封县第一高级中学,登封市直第一初中。 

1965年12月20日登封县人民委员会公布城隍庙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3月1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城隍庙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4月7日学校迁出,登封市文物管理局,并筹措资金200万元对庙内的大门、东西掖门、照壁、东西厢房、仪门、东西廊房等进行了保护维修,整理了院落地面,圈设了围墙等,并辟为登封历史博物馆对市民开放。

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