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定级:二级博物馆

藏品:8163

地址:广州大学城外环中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内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广州大学城东隅,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区内,是直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综合性高校博物馆。前身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于1956年建设的中药标本室、药圃及1996年建设的医史馆,2001年整合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博物馆";为适应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以及落实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战略,于2006年正式更名为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现广东中医药博物已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基地、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示范点、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分基地,同时还是广州市科普经典游推荐景点、广州滨海金游廊示范景区、广佛肇同城旅游一卡通观光站、广东省首批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单位,2010年广州地区首届"最受市民欢迎的科普基地"、2009-2010年度"十佳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现有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室内展厅8000平方米,另有室外中草药种植园区55000平方米。馆藏医史文物5000余件,中药标本2400多种1万多瓶(份),室外药圃栽种中草药2200多种。现开辟有医史展区、中药展区、大型液浸标本展区等室内展区和科普互动区;室外除"药王山"、"时珍山"等中草药种植园区外,还有岭南名医壁、医圣张仲景雕塑等景点。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下设办公室、展品部、科普宣教部、学术部。现有科普专职工作人员13名,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6人;拥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4人。依靠高校优越的资源和高素质人才队伍,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包括开设讲座、举办流动展览、举办报告会、专家面对面健康咨询、养生健身气功互动教学、真伪药材鉴别、中草药腊叶标本制作互动教学、巧手分阴阳、感受中医脉诊、针灸多媒体互动探秘等;开发了中医科普系列之八段锦视频教学片、感受中医望诊宣传小册子等;积极参与省市科技部门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编撰了《通俗中医药丛书》(获得广州市第二届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药苑荟萃》、《岭南名医风范》多本科普书籍。

参观须知:

开放时间:

室内展馆:周一至周六9:00-16:45,周日闭馆。

室外展区:药王山、时珍山、名医壁全年开放。

我馆实行实名入馆参观,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内师生可凭校园卡入馆。

另外,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博物馆参观预约管理系统已于2021年1月5日上线,校外人员须遵守广州中医药大学现行防疫规定,提前预约。

预约流程:

通过参观预约系统网站预约:http://cgyyxt.gdcmm.cn/cmmvrs/web/index.jsp

或者关注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1、扫码关注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undefined  

2、点击下方参观服务--参观预约

3、点击登录或注册再登录

4、选择预约类型和预约日期,点击“确定”

5、点击“立即预约”,依次填写预约信息,添加所有参观者信息(所有观众均需实名预约,包括儿童),点击下一步

6、如果需要借用我馆场地拍摄的单位则需下一步继续填写拍摄申请,如果不需要则直接提交申请。

7、提交完成后,等待管理员审核。审核通过后会有短信发送到用户预留的手机号码上。重新登录预约系统,从“我的预约”下载相关表格打印盖章(所在单位或街道办事处的公章),并于参观当天交至博物馆前台。

8、由于现仍处于疫情防控时期,进入校园需要提前报备。审核通过后请及时登陆预约系统下载《疫情防控期间校外因公务需要进校来访人员信息登记表》,加盖所在单位或街道办事处公章后扫描,于参观前2天将扫描件发送至邮箱 gdzyybwg@126.com。(请于规定时间内发送至邮箱,否则无法办理入校手续。因发送扫描件不及时导致参观当天无法入校,后果自理。)

9、目前仍处于疫情防控阶段,个人参观预约也请提前3天预约。

需要借用我馆场地拍摄的单位,请在预约服务栏目下载《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拍摄申请表及拍摄承诺书》。

需要在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正门显示屏播放内容,请在预约服务栏目下载《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正门显示屏播放申请表》。

交通指南:

本馆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内。

交通指引:乘公交车大学城1、3线直达广中医站(大学城2线,86路直达广中医总站),或搭乘地铁4号线或7号线进入大学城,再转乘公交车到达广中医。
自驾:南沙港快速路或官洲隧道大学城出口,至外环东路广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