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级:未定级博物馆
藏品:336
地址:河儿口镇河儿口社区姚家村狮子岩
黄岩洞遗址位于广东省封开县河儿口镇河儿口社区姚家村狮子岩山西南山麓,洞穴前为坡地,背后山岳亘横,峰丛起伏。洞口向西南,相对高程为15米,洞内可分上下二层,洞厅的西、南面各有支洞。黄岩洞遗址是我国南方具有地层关系的典型的石器文化遗存,它的发现与研究,对确定南方中石器时代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61年8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新智、黄万波、毕初珍和广东省博物馆彭如策等对粤西地区岩溶洞穴进行考察,发现了黄岩洞遗址。
1964年6月,广东省博物馆朱非素、李始文与封开县文化馆邓增魁对黄岩洞进行复查与探掘,在洞口右侧灰褐色堆积中发现两个晚期智人的头骨化石,并且在黄褐色堆积中获得一批打制石器。
1978年6月至7月间,广东省博物馆宋方义、邱立诚肇庆地区文化局廖国光、封开县图书馆邓增魁,怀集文化馆陈小洪,德庆县文化馆谭永业等组织成岩溶洞穴考察队对黄岩洞遗址再次进行挖掘,在洞口和洞厅堆积中出土一批打制石器。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张镇洪参加1990年春的发掘工作,获得大批打制石器,在洞厅清理出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一座,发现人骨和陶器碎片。
目前,黄岩洞遗址保存较好,现洞内还保留有考古人员刻意留下来的各个时期的堆积层,在堆积层的剖面可见到各种石器及各种动物化石。
黄岩洞遗址共发现晚期智人头颅骨化石两件,经碳十四测定距今年龄为11930±200年。黄岩洞中也发现打制石器一千多件,种类有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石锤、穿孔器等,属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是代表中石器时代的岭南地区石器工业。
除此之外,还发现化石动物群有三十个种属,经测定年代为距今13.6±0.9万年。
1991年,封开县人民政府批出1万多平方米土地,筹集60多万元兴建黄岩洞陈列馆,在1991年11月23日,黄岩洞遗址陈列馆正式开馆。黄岩洞中所发现的各种石器以及化石等文物,均安放在陈列馆中。
黄岩洞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揭示了在粤西地区存在着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典型遗存,揭示了在西江流域地区,古人类研究有着广阔的前景。它的发现与研究,对确定南方中石器时代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观须知:
一、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30-12:00;14:00-17:00),逢周一为闭馆日(逢法定节假日顺延,如需参观可提前预约)。
二、开放对象:社会全体公众;60岁以上老人、行动不便、12岁以下未成年人必须由家属或监护人陪同方可入馆参观。
三、参观方式:陈列馆展览厅需携带居民二代身份证在展厅入口刷身份证进入,在开放时间内可自由参观。洞穴遗址需提前一天预约。
四、洞穴预约方式
1、电话预约。(预约时间9:00-17:00)
2、现场预约。(预约时间9:00-17:00)
3、公众号后台预约:公众号后台回复“预约”按照流程完成预约即可。
成功预约后按规定时间在讲解员的导引下进入参观。
联系电话:0758-6380347
五、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进入馆内参观者需佩戴口罩、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扫粤康码(显示绿码者可进),方可进入参观。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