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级:未定级博物馆
藏品:7136
地址:梅县区府东二路7号
梅州市梅县区博物馆(原名为梅县博物馆),是梅州市辖区内建馆时间最长、收藏国家级珍贵文物数量最多、文物藏品类别最丰富的县级综合地志博物馆,一直担负着梅县区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宣传的工作。
梅州市梅县区博物馆于1959年8月成立,系隶属于梅县文化局的股级单位。初时馆址暂设东较场(现梅县体育场)“忠烈祠”。1962年6月撤销,人员与文物等并入梅县图书馆。1979年3月梅县所辖梅州镇升格为梅州市(县级建制),原梅县图书馆划归梅州市,1979年5月复办博物馆,人员与文物等重新隶属博物馆,馆名为“梅州市博物馆”,馆址在金山顶与图书馆共址。梅县博物馆则在梅州市西区月影塘与梅县图书馆合建新馆。1983年1月,梅县、梅州市合并为梅县市时,两馆合并称为“梅县市博物馆”,馆址设在金山顶仍与图书馆共址。1988年撤销梅县地区建制,设立梅州市,原梅县市分设为梅县和梅江区(县级建制)时博物馆划归梅县,复称“梅县博物馆”。1991年3月,图书馆另迁新址,原馆舍全部移交博物馆使用。2013年11月,国务院批准同意梅州市撤销梅县,设立梅州市梅县区,梅县博物馆随之更名为梅州市梅县区博物馆。
梅州市梅县区博物馆藏品丰富,现有总藏品7136件/套,珍贵文物703件(一级5件、二级140件、三级558,其中一级文物五件,唐代水车窑瓷器三件、明代字画二件)。主要藏品有陶瓷及古字画。藏品以本地出土的唐代水车窑青釉瓷产品及宋史代瑶上窑印花青瓷产品最具特色,在中国古陶瓷史和中国古代外销瓷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现梅县区博物馆基本陈列《客都明珠——梅县区历史文化专题陈列》,展厅面积560平方米,展线196米,共分“历史遗韵·建制沿革”、“传承融合·客都基石”、“客侨越洋·丝路漫长”、“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四个板块讲述梅县的历史文化,人文史迹,展出陈列文物与历史文献179件(套)、图表283张、多媒体演示屏6个。共分 “历史遗韵•建制沿革”、“传承融合•客都基石”、“客侨越洋•丝路漫长”、“钟灵毓秀•人才辈出” 四大部分,全面系统地突出展示梅县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清末民国初年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展示占梅州“半壁江山”的梅县区当代院士风采等。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梅县区“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的悠久人文历史。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