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级:未定级博物馆
藏品:2964件
地址:西北新村1号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博物馆前身为西北民族大学博物馆,创建于2000年9月。2010年3月8日西北民族大学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博物馆。2018年6月,西北民族博物馆划归历史文化学院管理。
西北民族博物馆以“立足西北,服务民族,以人为本,传承文明,科学管理,开放互动,宣教育人,学术支撑”为办馆理念,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展示民族文化风貌,研究民族文化历史,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为办馆宗旨,它是西北民族大学的文化客厅和文化名片,也是学校面向校内外浓缩展示西北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窗口。
西北民族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2964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25件、三级文物88件。馆藏“阿巴斯王朝银质印章”、“1258年手写体波斯文教法经”、“清代同治和道光年刘智著《天方性理》”为我馆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
西北民族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西北少数民族文物”和“西北地区历史文物”两个基本陈列。“西北少数民族文物”基本陈列设宗教文化、民族生活文化、民族服饰文化三个专题展览;“西北地区历史文物”基本陈列设史前遗珍、青铜文化、黑瓷神韵、陶灶精粹、古代制瓷场景五个专题展览。除了基本陈列外,博物馆还积极利用有限空间,举办各类临时展览,如近年举办的“唐卡艺术展”、“维吾尔族服饰展”、“西夏钱币展”和“哈萨克族服饰展”等,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西北民族博物馆还积极组织本馆藏品参加民族文博界的交流与展览。2001年曾赴马来西亚参加“六个世纪以来中国伊斯兰艺术展”;2005年参加宁夏“中华回乡文化园伊斯兰文物展”;2009年参加“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举办的“多彩中华——中国的少数民族”展,并荣获协办工作“最佳组织奖”和“最佳形象奖”。
西北民族博物馆业务上接受兰州市文物局和甘肃省文物局的指导,现为中国博物馆学会团体会员单位、中国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中国民族服饰研究会理事单位、中国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团体会员单位、甘肃省博物馆协会团体会员单位、兰州博物馆协会理事单位。
参观须知:
一、开馆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开馆,时间为上午9:00—12:00,下午14:30—17:30。国际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期间闭馆。
二、参观接待办法与入馆凭证
(一)周一至周五我馆接待本校师生员工及来校考察、参观或进行学术交流的国内、外来宾。周一、三两日向社会开放。
(二)我校师生持工作证、学生证等有效证件入馆参观,校外人员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入馆参观。
三、禁带物品
(一)不得携带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等危险物质、管制器具等物品入馆参观。
(二)不得携带动物入馆参观。
(三)不得携带易损伤玻璃的金属器具、大件行李等入馆参观。
四、团体参观预约
校内、外团体参观者需提前一天与博物馆办公室预约,以便安排参观。
五、文明参观
(一)参观者须遵守公共秩序和展馆的有关规定,听从工作人员的引导。
(二)禁止损毁展柜、设施和展品;
(三)禁止翻越护栏,禁止触摸开放式展品;
(四)禁止吸烟、饮食;
(五)禁止大声喧哗、打逗及影响其他参观者的行为。
六、摄像、摄影要求
参观者在馆内摄影时,不得使用闪光灯、强光灯,拍摄影视资料需向博物馆履行拍摄手续且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七、参观服务
展馆内设立咨询点,为参观者提供信息问询服务(服务电话:0931-2938255)。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