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唯一一座集佛教造像的搜集,研究,展示为一体的专题艺术性博物馆。馆舍座落于曲江新区慈恩西路69号,毗邻佛教圣地大雁塔景区。博物馆下设办公室,财务部,业务研究部,展示教育部。馆内区域划分明显,安防设备完善。 博物馆现藏有自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的各种不同风格的佛造像数百件。基本陈列分为妙相庄严:佛;慈悲慧影:菩萨;觉者尊容:罗汉;奉佛弘法:法器;梵雕遗刻:造像碑五个单元。
博物馆收藏有黄土画派代表人物及青年画家的作品,国画、书法、画册等各类精美艺术品318件(组),其中国画145件,书法61件,画册112件,涵盖了黄土画派在人物、花鸟、山水国画三大科的作品,是黄土画派“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创作思路的直观体现,富有强烈的画派印记,可以发映黄土画派的创作理念及艺术追求。
一座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推广古代经典艺术,进多元文化交流为宗旨,集文物艺术品展览、收藏、研究等为一体的专题性民办博物馆。 展馆总建筑面积760平方米,展厅面积600平米,馆内设有展厅4个,一层为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展区;负一层为龙山文化与周、秦、汉、唐文化展区;二层为两个老窑瓷器展区。
西安市鄠邑区地处渭河流域农耕文明核心区域,这里已有七千多年的人类生活史。自周以后,鄠邑区先后成为十三个封建王朝的京巖之地,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在2009年的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我区共调查口头文学、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传统技艺、传统礼仪和节庆民俗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32个,调查民间艺人、工匠300余人。先后建立了第一批和第二批鄠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收录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0项。
由校史馆、艺术馆、文博馆三部分组成,拥有收藏保存、陈列展示、学术研究、对外交流和普及教育等多项资源,是展示学校办学精神的平台,是记录、展示、传承学校文化建设成果的平台。校史馆集中展示了学校的百年史料,记载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和成就,它是学校的编年史,陈列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展示了学校的办学过程和发展阶段,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为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修养发挥重要的作用;
为了研究农耕文化,为推进农耕文化研究发展助力,打造以“农耕”为专题的一座特色非国有博物馆,为榆阳区的农耕文化事业增加看点,进一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作出贡献。依托榆阳区瑞丰生态园区,展出古代农耕藏品和现代农业科技相互映衬,起到研学教育的作用。
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青枫秀岭小区,项目建设投资总额500万元,占地面积1580平方米,藏品共计378件。博物馆展示内容:将设主体陈列区和博物馆互动区两个板块,分别就汉阴自然历史地理、丰富的食材物产、汉阴美食渊源、汉阴美食发展及代表菜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展示。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南依秦岭,北临渭水,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基地总面积79000平方米,包括西北工农革命军司令部旧址、陈列大厅、中心广场、渭华起义烈士纪念碑及高塘会馆、三教堂、药王庙、郭家庄小庙四个现场教学点。渭华起义教育基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北民大旧址博物馆占地面积约8024平方米,建筑面积3055平方米。以建设红色教育基地为思路,合理利用现有三栋52间苏式建筑进行展陈设计,以《峥嵘岁月——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在通远的日子》为主题的基本陈列区,按照年代节点陈述着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继承革命传统弘扬延安精神的光辉历程。
西安第一家民办航空博物馆,以科技与文化大融合为基础,以探究“历史与未来的世界”为理念,以航空为主题,集航空历史文化展示、真机飞行体验、航空科普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博物馆。 西安市云之翼航空博物馆占地面积达几千平方米,场地内设有:国防航空展馆、二战援华飞虎队西安纪念馆、多媒体航空影院、真机自驾飞行体验、航空主题餐厅、衍生品商店、青少年航空科普培训等多功能区。
中国第一座以轻工业为主题的博物馆,展厅面积约4435平方米。博物馆致力于收藏和保护中国轻工业展品,展示中国轻工业支撑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工业化历史进程,彰显中国智慧、增强文化自信,高扬中国人民构建自己的工业体系的民族心、报国志。博物馆包含轻工业发展历程主题展、科教筑梦主题展两个基本陈列,陕西科技大学校史展专题陈列和“西迁主题展暨庆祝改革开放成就展”“风范犹在、记忆永恒”两个临时展览。
馆藏历代各类玉器数千余件,陈列展出不同历史时期工艺技术特点的玉器近400余件。展厅建筑面积570平方米,展览面积415平方米。博物馆创办人王彬先生致力于中国历代玉器收藏已逾30年,恰逢盛世,无私地将自己的藏品拿出来与爱好者共享,故成立和璞玉文化博物馆,并于2020年10月开馆,对社会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