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珠崖岭城址
据介绍,早在1999年,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当时的琼山市博物馆就曾对该城址进行发掘,初步判断其为一处中晚唐至五代时期的军事城堡,至宋代已废弃。为了对珠崖岭城址文化内涵形成更为全面、深入的认知,进一步明晰珠崖岭城址的年代与性质,并加强城址的研究和保护工作,2022年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联合海南省博物馆、海口市文物局组建珠崖岭考古工作队,对珠崖岭城址开展主动性发掘,分别对城址内西北、东北部展开发掘并解剖北城墙。
发掘出土的瓷碗
发掘出土的兽面瓦
发掘出土的莲花纹瓦当
发掘出土的叶脉纹砖
考古工作队根据本次发掘材料推测,珠崖岭城址应与唐代在海南岛上所设行政建置的治所有关,并在唐代有一定的沿用时间,且据出土的多方属于唐代前期风格的陶、瓷辟雍砚台,提示该城址的具体年代有可能不仅局限于中、晚唐。此外,在城下探沟出土一些质量较好的宋代瓷器和其他宋代遗物,表明城址废弃后当地仍然存在较大规模的生活聚落。
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在海南岛上设立珠崖郡。方志文献中见有将该城址视为汉珠崖郡治的记载,但本次发掘未发现汉代遗物。唐高祖武德五年( 622 年)在海南设置崖州、儋州、振州3州,唐太宗时期增设琼州,并设立崖州都督府统领4州;唐高宗时期又增设万安州,至此崖州都督府统5州、24县。至唐德宗贞元五年(789 年),废崖州都督府,升琼州为下都督府,海南政治中心由崖州转移至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