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第一批
行政区域:福建,宁德,福鼎市
地址: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仙蒲村
仙蒲村位于福鼎市西南部,与霞浦、柘荣两县交界,古为长溪、福宁十三都地,现隶属磻溪镇,中国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仙蒲村落相对集中,村中有开阔的平地,一条溪流称为仙蒲溪,从南向北缓缓穿村而过,把村庄分为两半,古民居大都临水而建。
仙蒲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大约有900多年的历史,有各类古建筑达100多处,建筑面积达21000平方米,有小桥、丁歨、古道、石墙、木构建筑等历史文化遗存。现有古民居建筑群数十座,始建于宋代,元、清两朝均有增建,延续清代岭南建筑风格,融合畲寨风情。其中,林氏宗祠据考最早创建于公元1201年,前埕尚存旗杆夹杆石两对、马槽一个(属元代文物)。2014年3月成为福鼎市首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仙蒲村两岸石桥、碇步把民居联结起来,成一个整体。岸边绿柳依依,四山篁竹翠林覆盖,使整个古村落显得宁静而幽远。仙蒲古民居规模大,格局开阔,蝉援比邻。基本以一个单元结构为主体,线性排开。
现存有清代以来的古民居数十座,保存完好的依次有外洋林氏民居、外头林氏民居、中头林氏民居、内头林氏民居、桥头林氏民居、洋中厝林氏民居、大厝里林氏民居、花门楼林氏民居以及林氏宗祠等。其建筑典型者为望族合院住宅,或三合院式,或四合院式,且南北两侧厢房对称严谨。结构式样基本采用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木构架。民居两侧均有阁楼式翘檐,面阔多在8至11间,进深7至12柱之间,气质大方。
古祠、古庙、古井构成古村落三大元素。林氏宗祠为清代建筑,祠堂前立有棋杆夹,铺以青石坪,场地开阔。祠内古戏台、天井及藻井手绘人物故事,无不显示古村落的古朴、凝重。大王公庙坐落于仙蒲溪尾南岸,面对着田畴和溪流,是林氏古老的祀庙。传说大王公生于明洪武甲寅年七月十九日,他六七岁时,一顿能吃斗米。人说饭量这么好,养育是个大问题。大王听说后,自卒于山头。后人过意不去,便立石室为祀,祈祷则无不应验。族人随后在洋尾矴步头建立草庙,又于咸丰六年,扩建墙宇,每逢腊月祭祀,从未间断。在大王公庙墙脚的过道下方,林氏族人凿井两方,用方石砌边,其泉水清冽。在春季田野盛开的紫云英衬托中,古井泉水斑斓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