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第一批
行政区域:江西,景德镇,浮梁县
地址:景德镇市浮梁县峙滩乡英溪村
英溪村始建于唐朝末期,金氏由愧里(今浮梁镇)迁羊九源(村废),再迁此地。英溪村得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因为村靠大英岭和英凤山,村前又有小溪潺潺流过,所以得名英溪。另一种说法带有村人美好愿望:英溪村中间有狮子形状龙脉(即山),狮头上有几个小山包,像“王”字。王者,即英雄豪杰,村前溪水源远流长,川流不息,取名叫英溪。
英溪以金姓为主,其始祖金安系京兆人士,汗侯之后,唐咸通年间(公元860-874年)举进士为浮梁令,在位十七年,后升任婺、饶、杭、睦四州统使,赠校检尚书右仆射昭信军节度使。其子金叔迟于唐末举家南迁浮梁愧里村后,又分支迁入英溪。从此,金氏后代便在这块土地上安居创业,世代繁衍,发展成浮北望族。金姓是浮梁七大古姓之一。
英溪村坐落在有“六龙戏水、五狮下坂”之说的大英岭南麓,村庄按照“坐北朝南”、“背山面水”布局,依山造屋,傍水结村,与山水自然和谐。村内街巷纵横,房屋错落有致。每条主要街口都有八字门楼或有一字门楼,俗称小门口,既是一条街界址,又是这条街的护门,也是进出这条街的标志。
英溪村落,初期依山傍水,纵向发展,后来随着人口与建筑的增多,使纵向发展变为横向发展,傍水沿岸建筑,溪筑高塝,临水延伸建街,形成一半街一半水,故有“半边街”之称。
七星桥是古代英溪人出入咽喉,据关守扼,位置显要,也为全村水口。七星拱桥上建有茶亭,桥头植有槐、樟、桂花、紫檀等名贵树种,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一道“星桥逐步”的胜景。
英溪保存着众多的徽派古建筑,如国学师府正门、门楼,青云得路坊以及迁移景德镇历史博览区的金达故居、英溪金氏祠堂等建筑都已成为浮梁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2012年元月,英溪村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西省第四批历史文化名村;同年12月,被国家住建部等部委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