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第二批

行政区域:河南省,鹤壁,浚县

地址:鹤壁市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西街村

西街村传统民居位于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西街村。年代为清。西街村传统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西街村在元代已现雏形,形成于明洪武年间。西依交通要道大运河(卫河),南有供人祭祀的浮丘山,村内“古时官道”纵横,600年来,该村一直是浚县的行政、经济、商业、文化中心,为浚县的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村内传统建筑数量庞大。文庙、王爷庙、浮山寺、白衣阁等祭祀点繁多;明城墙古遗址、古井、运河码头等景点星罗棋布;“岁寒双秀”、“云溪燕语”等奇景被列入浚县八大景,百年以上古树名木有10多棵;另外,村内社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日前,该村被评选为全国传统古村落。

现存古民宅26处,在西街村的诸多街巷中,南山街最具地方特色,可谓“五步一古屋,十步一文物”。

据村民介绍,之前,南山街南端被未遭破坏的城墙挡住,形状像个布袋”,沿此街道由北向南走的行人,只能沿原路返回,因此,该街道被形象地称为“布袋街”。在长约700米的街道上,被认定的传统古民宅就有26处。自村委会大门向南,记者先后看到秦家大院、卢拔贡旧宅、李氏旧宅、陶氏古居等,这些民居多是明清风格、北方四合院型,且均有高大的门楼和高门台,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南山街是浚县建筑业的发源地,此处多数居民自古就以从事建筑业为生,所以房屋建筑水平比较高。与南山街不同,西街村的西大街属商业型,东起省保单位文治阁,西至西城门,长约600米。

自明朝起,直至上世纪80年代,西大街都是浚县的行政、商业、文化中心。

西大街至今仍保留着商业古风。采访时记者看到,街道两侧店铺林立,店铺内工艺品、纺织品、土特产等各类商品琳琅满目。白天游人如织,晚上华灯齐放,夜市上的特色小吃更是让食客们眼花缭乱、流连忘返。多数街巷以官衙文化闻名该村的王爷庙背后有段“悲壮”的历史。元至正十七年(1375年),红巾军进攻浚县城,知州王士元及其子致微率兵顽强抵抗,城破后,王士元全家遇难。明朝浚县知县陆光祖在此建祠纪念,祠堂名为“忠孝祠”,俗称“王爷庙”。逢年过节,到此上香烧纸的居民络绎不绝,时间久了,王爷庙至南山街,被踩出了一条路,名为“王爷庙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