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第二批

行政区域:河南省,信阳,新县

地址:信阳市新县周河乡毛铺村楼上楼下村

毛铺村地处鄂豫皖三省结合部,大别山腹地中心,位于新县周河乡东北部,距国道106线8公里,是淮河支流白露河的发源地。辖区面积13.5平方公里,全村19个村民组,53个自然村,总人口561户2183人。2013年先后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和“中国景观村落”,2016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毛铺,顾名思义,毛姓人的生意店铺。相传一毛姓人学识渊博,出人头地,为官清正,做了太子太傅后告老还乡,民间称为毛御师,以开店铺卖老酒为生,死后葬于境内甘湾组,坟墓被盗破损,如今遗址犹存。其店铺建在贯穿整个全境的汉潢古道(汉潢古道:自武汉至潢川的一条贸易往来通道),生意红火,为方便买卖,在此道上又开了几家分店铺,南来北往的客商路过此路段,将此地统称为毛铺。

毛铺民国以前隶属河南省光山县管辖,俗话说: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店铺和庄园(庄园即古民居彭氏庄园)。据记载,彭氏庄园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自明朝末年彭氏家族由江西迁到湖北麻城,嗣后,其子孙辗转到毛铺,在此繁衍生息,人丁兴旺,人才辈出,监生、秀才不计其数。清朝中期,名曰彭宏勋考中功名,诰封中宪大夫,清朝四品官员,拥有良田千顷,其大多数房屋皆为父子二人所建。道光年间,形成庄园式规模,至光绪年间,孙辈彭颂臣任户部广东司主事,民国元年任财政部秘书,后调任河南灵宝盐业加价局局长,因军阀混战离职回乡,才使庄园得已完善,是故传言:新集一条街不如丁李湾一湾,丁李湾一湾不如毛铺一家。

毛铺古村落有三古:古道、古寨、古民居。

古民居,即彭氏庄园,它依山傍水,气势恢宏,其中大小房屋三百余间,层次分明,布局合理。整体三层两院构建,以门户高大为尊贵,以哨楼高耸为尊严,内设一户一院,其中分为:堂屋、客房、厢房、书房、厨房,每处留有侧门,左右贯通,一字排开,绵延南北长度五百余米,东西宽八十余米,占地面积六十余亩,整体以青石铺路,以条石为基础,以-色大砖砌墙,以檀木、栎木、红木为构架,以砖雕为封檐,以本地红泥瓦烧制为顶盖,豫风楚韵且兼徽派风格,亦见江西遗影,雕栏画栋,花鸟虫鱼,栩栩如生,匠心独具,檐边条石长度为豫南之最。北边彭氏宗祠更有特色,屋后群山怀抱,门前溪水缠绕,三层两院,门楼高大,气势宏伟,两旁石狮威武,左右护卫,院内戏台楼阁精巧雅致、色彩斑斓,中间拜殿庄严肃穆,使人敬畏。左右长廊清幽典雅,后面正殿门窗、廊檐、隔扇精美雕花,玲珑别致,勾心斗角,巧夺天工,充分彰显古人之智慧,巧匠之精工,是汉潢古道上一座光彩夺目的庄园。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经过此地,在此驻扎,建立后方医院和临时指挥部,在古民居靠南边的小村庄-下面岗,召开过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消灭国民党残匪誓师大会,遗址犹存。

古道,即汉潢古道,汉潢古道在毛铺古村落门前穿过,贯穿整个毛铺村全境,古道的北面土门山水关和南边的穆陵关,相距数公里,路边的官方驿站及八家店铺遗址犹在,官员和民间商人在此休息、打盹,拴马的系马桩依然挺立在路边,残存的石板路断断续续依稀可见,它见证了旧时各类商贾云集、骡马搬运货物络绎不绝的喧闹与繁华,也记载了多少文人骚客诗意的叹息声。

古道上春和景明之时,百鸟争鸣、莺歌燕舞,一派升平景象,但逢秋冬之际,亦有“古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的凄美。唐代诗人刘长卿,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当年经过此地过穆陵关去湖北任职,曾赋诗感慨留下佳句:“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干;楚国沧桑古,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如今路边的老古树依然根深叶茂,已被县政府文物保护单位挂牌保护。

古寨,村东面白云山寨,南面李家寨和西面的大福寨,三寨均是远古的烽火台,又是屯兵安营的最佳位置,城墙由岩石砌成,高大坚固,在内低洼处水源充足,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保卫战),著名爱国将领宋希濂将军率部扼守在此,指挥部就设在大福寨,与日军激战四十二天之久,将日军死死地压在白云山以东,未越过白云山一步,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古城墙岩石空隙生长的“九死还魂草”(药名卷柏),生命力顽强,它象征着烈士们抗战精神不死,移栽在花盆中一举两得,意义非凡。

2013年8月,毛铺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4年04月,毛铺村入选第六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2019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毛铺村榜上有名。

2021年1月,河南省爱卫会命名毛铺村为2020年度河南省健康村庄。

2021年1月,河南省爱卫会命名毛铺村为2020年度河南省卫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