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遗址最早发现于1918年,1927年正式发掘,先后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其中第1地点(猿人洞)共发现属于40多个个体的200余件古人类化石,10余万件石制品,上百种动物化石,大量的用火遗迹,涵盖了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三个古人类阶段,构成一个连续的古人类演化序列。在古人类学、第四纪地质学、古生物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位于周口店遗址南侧约500米,是展示遗址深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8000余平方米,粗粝、刚毅的建筑外观源于“北京人”最早制造和使用的工具——石器。博物馆设有临时展览、基本陈列和4D影院,涵盖了科普互动展项、模拟场景、纪念品销售、公共服务等内容,从“发现、研究、保护”三个层面对周口店遗址进行全面、系统地展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于1987年,是中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是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北京和平教育基金会、北京抗战史研究会秘书处所在地。馆藏文物2.5万余件(套),文物藏品以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各种历史文献和相关实物为主,同时也收藏与日本自1874年侵略和占领台湾的历史相关的各类文物,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历史侧面,逐步形成了以“七七事变文物组群、重要抗战人士相关文物、抗战时期纸质文物、侵华日军武器装备”为特点的文物收藏特色。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2003年根据中央决定,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组建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2007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动改扩建工程,2011年3月新馆建成开放。新馆建筑保留了原有老建筑西、北、南建筑立面。新馆总用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2.5米,地上5层,地下2层,展厅48个,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0余万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图书古籍善本、艺术品等多种门类。其中,古代文物藏品81.5万件(套),近现代文物藏品34万件(套),图书古籍善本24万余件(册),共有一级文物近6000件(套)。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加大反映革命文化、当代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征集力度,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文物藏品,每年平均征集古代文物50件套左右,近现代文物、实物和艺术品1000余件套。
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建立在明清两代皇宫(紫禁城)的基础上,兼容建筑、藏品与蕴含其中的丰富的宫廷历史文化为一体的中国最大的博物馆,其所在的紫禁城占地面积106.09公顷,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古代宫殿建筑群,代表了中国传统官式建筑的最高成就。紫禁城内布局规整、恢弘壮丽的建筑群,无论在国际国内,都被认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象征体。1961年,故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至今日,故宫以1700万人次的年接待观众数量,位居当今全球所有博物馆和世界文化遗产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