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钱币博物馆是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直属的省级国有钱币专业博物馆,主要从事钱币、债券和保险的收藏、展览和研究工作,肩负有指导和推动全省钱币收藏、研究及宣传钱币文化的任务。甘肃省钱币博物馆位于兰州市东岗西路698号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办公楼群楼一至二层,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
一座全面展示和介绍甘肃省国土资源概况的自然类博物馆,是集收藏、科研、科普教育和娱乐休闲诸功能为一体的公益机构。建筑面积12568平方米,布展面积4860平方米。馆内设有序厅、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玉石厅、生命演化厅、土地资源厅、地质环境厅、矿产资源厅等8个常设展厅,馆外设有矿石林和影雕文化墙。馆内收藏有国内外地质矿产、古生物、矿物和岩石标本共3万余件,展示有大夏巨龙、兰州龙和甘肃鸟等一大批国宝级精品。
中共皋榆工委纪念馆位于皋兰县石洞镇梨花路849号,2014年4月成立。该馆共有两个展厅,六个单元,主要展示中共皋榆工委成立后,为推翻国民党统治,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广泛建立统一战线,领导人民进行英勇斗争,为解放兰州和甘肃全境做出贡献,完成光荣使命的历程。
中共甘肃工委纪念馆展陈面积约500平方米,展出各类图片资料300多幅,14个展柜摆放历史资料和实物80余件,陈展了81名烈士的小传。纪念馆以图片、文字、实物为载体,重点展示了解放前中国共产党在甘肃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所进行的革命斗争历史,再现了解放前中国共产党在甘肃国统区的主要组织及其战斗历程和光辉业绩。
兰州战役纪念馆是研究展示兰州战役的专业机构和专业场馆。纪念馆座落在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坪以南、沈家岭北麓。它的前身是兰州市烈士陵园,是为纪念1949年8月在兰州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整个馆园经过1952年始建、1959年国庆开放、1972年二期纪念建筑扩建,2014年进行了提升改造。现有的占地面积有41.95万平方米(41.95公顷,合629.29亩),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总面积65%以上。年接待能力50万多人次,实际接待在20至35万之间。
纪念馆内常设“播火陇原——张一悟生平事迹展”、“巍巍兴隆——榆中革命斗争史展”两个基本陈列,共9个部分15个单元。通过实物、图片、油画、浮雕等平面展示以及视频资料、全息影像、场景再现等多媒体技术,全方位展示了甘肃党组织的创始人、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第一个组织——中共甘肃特别支部第一任书记张一悟及其战友坚持革命真理、追求理想的奋斗历程,以及金崖支部、城关支部、榆中县委、皋榆工委协军团等党的组织领导陇原儿女矢志不渝、顽强拼搏的革命历程。
甘肃永登鲁土司衙门博物馆是鲁土司衙门旧址的保护管理机构。1981年,鲁土司衙门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永登县设立连城鲁土司衙门文物管理所,股级建制,隶属于永登县博物馆;1996年12月,鲁土司衙门旧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7月,县政府撤所设馆,设立甘肃永登鲁土司衙门博物馆,科级建制,财政补助事业单位,隶属于永登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建筑面积2019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2932,珍贵文物244件,其中一级文物9件,二级文物36件,三级文物199件,主要为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陶、石、骨器;出土的汉代铜、陶器;宋夏钱币、鲁土司家传文物、古字画、佛教经卷、造像、唐卡、明清瓷器、金银器、玉器、木漆器、杂器等。
现有馆藏文物682件套,主要为马家窑文化半山、马厂类型及辛店文化时期的彩陶,其中珍贵文物19件套(二级文物1件、三级文物18件)。两个基本陈列展厅分别为:“再现湟水文明——红古区下海石马厂遗址出土文物展”、“红古区工业成就展”。
博物馆占地面积7737.2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展厅面积 800平方米(含临时展厅)。一楼多功能展厅主要承接临时展览和交流展览。四楼展厅为2个固定陈列展览,为“皋兰·记忆--历史文物展”和“魏振皆书法展”。馆内现有馆藏文物21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8件。
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于2010年7月8日开始免费向公众开放。本馆采用实物陈列、场景复原、多媒体等数字化现代手段,集展示、陈列、收藏、研究、保护为一体,是了解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窗口和平台。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座落于兰州金城关文化博览园,为仿古式明清建筑风格样式。
地方戏曲专业博物馆。本馆由序厅、演员篇、班社篇、音乐篇、剧目篇、舞美篇和观演篇七个展厅组成。本馆展品主要包括清代秦腔曲谱、秦腔脸谱、秦腔剧本、秦腔表演戏服和演出道具以及许多颇具代表性的秦腔展品38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