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占地陈列面积为1200m²,博物馆按照世界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发展史、西安电影发展史及电影设备发展史四个单元,全面的呈现了百年电影的发展历程,详细的表现了电影发展的精神内核和文化自信。 西安市新梦想影业博物馆,以结合东西历史文化为主题,从世界各地,国内各省、市、区、县征集了476件藏品,分别为:机器类(电影放映机、摄像机、老式照相机等)328台、胶片134盘及其它类(调音机、扩音器、幕布等附属品)14件。从1914年到1986年的藏品,展现了各个年代的文化历史,代表百年来各国各时期的电影发展。
西安市中国古琴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家经过文物主管部门备案登记的古琴专题博物馆,设“源起长安”“天下谁人不识君”“秦派百年”“左琴右书”“古法斫琴”“浩瀚典籍”“百琴堂”等展示单元,并提供古琴艺术教学、古琴鉴赏音乐会、非遗长安道家养生茶艺体验等服务内容。
以我国当代书法大家钟明善名字命名的一所博物馆,由陕西省民营企业家王战峰集资兴建。博物馆位于钟明善的家乡咸阳市秦都区沣河苑,建筑面积两千多平方米。博物馆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展示的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级领导及钟明善的恩师对他的关怀与帮助时的照片和实物;第二部分展示了他数十年来潜心研究的学术成果、著名论著及部分主编的艺术文献;第三部分是他多年来收藏的石碑、石刻和历代书法先贤的珍拓;第四部分是他日常收集的关中民俗生活和生产用品。
全馆占地面积4亩,2664平方米,其中博物馆建筑面积890平方米,陈列面积800平方米,文物藏品库房面积100平方米。博物馆分前后两院,五个展区,是以收藏、展示、研究红色文物为主专题的红色文化博物馆。馆内收集藏品万余件,分为:文献、实物、瓷器、绘画四大类,藏品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共产党的发展史,分为:抗战、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世界强国,突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史,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光辉革命史,承载着近百年来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最先进的政治、科学、经济文化发展史。
馆藏主要以楼增良先生创作的木雕作品和明清古典红木家具藏品为主要展示内容,并配以名家书画真迹、木雕古佛、茶道文化用具等,充分展现中华文化魅力。楼增良先生创办木雕艺术博物馆是为了传承和发扬传统木雕工艺,也是他本人多年结合楼派木雕技法,结合陕西当地历史文化内涵慢慢形成自己独特的木雕手法---秦派木雕。
国内首家以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和佛教艺术作品为主题的大型展示空间。 美术馆位于丹凤门西侧宫墙内,占地1800㎡。兼具征集,收藏,陈列,展示和研究的多功能全新文化机构。依托西安深厚的文化底蕴,努力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在典藏,展览,学术研究三个层面开展具有深度的探索发展,同时也为当代优秀艺术家和具有潜力的青年艺术家提供一个展示与推广的平台。
西安市城市记忆博物馆位于西安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在原陕钢厂五十年代厂房的基础上设计改造而成,最大程度保留原建筑样貌及细节。馆内收藏展品均来自于一百年内城市中的寻常生活物件,以独特的展陈方式,通过文字、影像、艺术、建筑等多种展示形式,唤起人们对过往城市生活的记忆,为城市文化提供更多的思路与可能。
本馆展出的皮影以陕西东路皮影为主,还有部分灰皮影精品。包含头茬、身段、神怪动物、桌椅家具、中景大帐、剧本、皮影箱。希望大家欣赏皮影的精彩艺术性的同时,了解古代的服饰、建筑、风俗文化。我们期待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参与到皮影的研究和保护中来,共同探讨皮影未来的发展空间。
西安市第一家以丝路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博物馆位于西安著名的5A级景区大唐芙蓉园紫云楼四层,馆内主要收藏陈设以丝路沿线文化留存下的一些珍贵文物及艺术品,汉唐时期贸易往来中的丝织品,到耀眼璀璨的琉璃器、繁复精巧的金银器,构成了馆内的四大常设展览,其中馆藏的“银鎏金人物纹胡瓶”“汉代云气纹护膊”等藏品在同类馆藏艺术品中皆定为一级文物,馆内藏品横跨千年,以历史为轴用时代经纬为我们展现瑰丽震撼的丝路文明之美。
地处中国古都西安雁塔文化艺术区,东望大雁塔,比邻西安美术学院,文化气息盎然浓厚。场馆集展览陈列、学术交流、艺术品鉴、艺术临展、收藏研究、公共教育、名家大讲堂为一体。以 9 米高的陕北“窑洞”式拱形建筑为特色,设主题展厅、艺术长廊、露台展区、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贵宾接待室、艺术餐饮、艺术品开发及创意陶瓷店等应用空间及配套设施,可举办各类大、中、小型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
建筑面积970平方米,藏品3百多件,文化产品1000多件,于2016年5月正式免费面向社会开放。博物馆的建成,为广大群众提供直观蓝田玉雕精品艺术平台,为广大青少年学习自然科学、地质科学、地方民族传统文化提供服务场地。本馆介绍主要从史前“仰韶文化”开始,以中国历史朝代为脉络,从考古发现和民间收藏的40余件文物,以及现代和当代1000多件蓝田玉雕精品,采用图文并茂和实物巧妙组合,通过神玉、王玉、民玉三个玉石历史阶段,向观众介绍了蓝田玉文化的辉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