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古钱币博物馆是一个以收藏历史钱币文物为主的专业性博物馆,拥有万件钱币类藏品,珍贵古钱币200余件。钱币收藏品中,又以秦半两、王莽货币和宋朝、明朝、清朝古钱币等较为出色,在国内钱币博物馆界有较大的影响。该博物馆也是目前国内钱币藏品较多、规模较大、珍稀品种较全的民间博物馆。漫步在这座明清建筑风格的博物馆中,每位参观者都可以更完整地了解我国的货币发展历程。
创建于2008年,是国内第一个专为健康主题设立的行业博物馆,它标志着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最新的健康理念、倡导最佳的生活方式、介绍最科学的保健方法、提供最权威的健康指南。博物馆一期展区,展览面积420平米,分为四个展厅和一个影视厅。
西安市第100家博物馆,馆内设有基本陈列和专题特展。博物馆基本陈列包括:从长安到罗马——一带一路精品展、慈悲与智慧——佛教文化、文明曙光——红山文化、日月菁华——传世玉器等。馆藏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特展专厅不定期更新,调集丰富藏品进行展览,汇聚国内外众多藏家之精品,常看常新,为观者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享受。馆藏大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物,藏品丰富,种类繁多,并具鲜明特色。
位于明城墙大南门东侧西安书院门52号。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是于右任1949年去台湾之前在西安居所。纪念馆为砖木结构的三进院落,由门房、花园、厅房、上房、后院组成。是一座具有陕西关中民居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纪念馆。基本陈列较为全面的展示了于右任颇为传奇的一生、及他在诗词、书法上的艺术成就。
展馆共有建筑面积五千平方米,分为23个展厅,展品共分五大类: 第一类:塑像,包括各种材质的塑像、像章; 第二类:生活用品,瓷器、陶器、床上用品、门帘; 第三类:印刷品,书籍、宣传画; 第四类:证件,毕业证、奖状、布告; 第五类:工艺品,剪纸、刺绣、剪贴、布贴。
位于大唐芙蓉园南门,面积1200平方米。博物馆主要收藏国内外大师的经典以及具有收藏价值及历史意义的陶瓷作品。通过各类主(专)题展览、新秀力作展览、大师名作展览等方式。让大家在观摩和交流的同时,增进对陶艺的了解和感悟,实现陶艺知识的深度传播与普及。
馆藏画作由最初的100来幅增加至如今六百余幅。作为“博物馆之城”西安首个展示民间艺术的西安户邑民间艺术博物馆,凭借优良的陈列环境、优质的服务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光临。在户县农民画等民间艺术和游客间搭建起了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为民间艺术的交流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古都西安“博物馆之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迄今唯一收藏、展示和研究唐三彩和唐代彩绘陶俑的专题性博物馆,馆长齐跃进先生痴迷于祖国传统文化艺术品,特别是唐代的文物艺术品。他创立“寄宝斋”十多年来斥巨资,从海外及港澳地区购回大量早年流失出境的唐三彩及彩绘陶俑,建起了唐三彩艺术博物馆。作为一家独具特色的民间博物馆,该馆堪称目前国内唯一的唐三彩和唐代彩绘陶俑专题博物馆;抢救性购回大批百年来流失境外的唐三彩和唐代彩绘陶俑;该馆拥有1220件的唐三彩和唐代彩绘陶俑艺术瑰宝。
书画博物馆收藏了我国晚清、民国政要以及近代名人书法和绘画作品,不仅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史料价值。 青铜盉博物馆建筑风格稳重而典雅,展厅内陈列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礼器青铜盉,历史丰富积淀的中华古代文明,使该馆成为反映夏商周青铜文明的艺术殿堂。 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与整个唐苑融为一体,园区内陈列着历史风格各异的石刻文物,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石刻艺术。
于右任书法艺术博物馆十分重视研究、传播于右任书法艺术,聘请多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成立了于右任书法艺术研究会,编辑出版学术性期刊《于右任研究》,受到业内广泛好评;博物馆还积极研究、整理馆藏于右任书法作品,出版社发行《旷代草圣——于右任书法作品集》、《旷代草圣——于右任书法作品集(续一)》精装本、简装本;《清代进士翰林书法扇面集》;《于右任书法》。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位于中国十三朝古都西安,2010年4月,创建于曲江万亩都市森林大汉上林苑(杜陵)景区内,馆藏西周至今3000余年,各个时期的瓦当和古砖3600个版别4600余块,是目前中国馆藏瓦当品类和数量最多的秦砖汉瓦博物馆。展品陈列区共分为七大展区,包括瓦当的使用及功能展区、瓦当发展史展区、瓦当分类展区、古砖展示区、佛像瓦当展区、瓦当王展区以及汉宣帝杜陵遗址保护展示区。
西安和陕西地区唯一集中收藏和展示外销瓷和珐琅器的博物馆,藏品均为西安美都集团董事长黄新兰女士的个人收藏。主题陈列分为三大部分:盛世遗珍——汉代艺术遗存展,主要展示汉代的砖瓦藏品;海天瓷韵——外销瓷精品展,主要展示明清时期的精品外销瓷器;宝器金风——珐琅器珍藏展,主要展示明清至民国时期的铜胎掐丝珐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