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976年,原址坐落于历山路74号,前身为“山东省地质陈列馆”,1986年更名为“山东省地质博物馆”。 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在经十东路114号筹建新馆。2017年4月22日,山东省地质博物馆新馆正式面向社会开放。新馆以展示地球科学、自然资源为主题,以最新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为基础,以现代化展示技术为支撑,全面展示了山东丰富的地质资源和地质工作的辉煌成就。
于1977年确定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2月23日,正式对外开放;2005年,被山东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山东省党史研究室确定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旧址本体外围10米内是重点保护范围、30米内是一般保护范围。本体西到山体,东到河岸,南北50米内是建设控制地带。 该址为四合院1917年修建,总占地面积270平方米。
占地总面积29.3亩,由纪念馆和辛家坟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4900平方米。纪念馆于1996年5月奠基修建,1998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内建有六角碑亭、辛弃疾塑像、辛弃疾纪念祠、稼轩词书法艺术刻石碑廊、石坊等景观,以及“一代词宗”、“义胆忠魂”“历史文化”等展室。
暂设于县学文庙,占地16000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1900件(套),其是国家一级文物6件(套),二级文物24件(套),三级文物191件(套)。馆内基本陈列4个,孔子圣迹图展,乡贤祠展、名宦祠展、石刻碑刻展。
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Shandong Carved-stone Art Museum)是一座从事收集、陈列、研究山东地区的古代石刻艺术的专业性博物馆,建于1981年,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据2024年2月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现有藏品4000件/套,珍贵文物96件/套。
博物馆按易经八卦九宫布局,主要由一殿八馆组成,即神农殿、农业发展简史馆、叶挺将军事迹陈列馆、名人馆、古农具馆和百家姓馆,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馆组成,主要介绍了农耕文化、民俗易经八卦文化、历史名人文化、农耕文化及姓氏文化并还有一个农家书屋。建筑风格以收藏民间旧宅修旧如旧、三栋、三进、三开间砖木结构,采用砖雕、木雕、石雕组建而成。大门前安放三只重达800余斤的青石大鼎,殿前是用鹅卵石制作的后天八卦图,有排仿门楼、照壁、莲花池、回廊式组成。
座落在三清山脚下的玉山县城,是江西省唯一的民办赏石博物馆。博物馆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设有五个展厅。主展厅采用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中心设置仿中国地貌山水假山,配置56根罗马柱,象征着中国56个民族,寓意深刻。博物馆的主大门,建有一座高大雄伟的花岗岩牌楼。牌楼石柱上镌刻的“龙凤呈祥,日月风光辉耀三清山;山河显瑞,星球奇观汇聚大世界”的颂石妙联。
目前上饶市城区唯一的民营博物馆,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馆藏文物3000余件,包括有各种文献、书法、古画、瓷器、青铜器、明清家具、古代杂项等文物。
原为鄱阳县博物馆,新馆占地面积56346.66㎡,建筑面积12000㎡,总投资1.8亿元,主体建筑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定位为国家二级综合类博物馆、中国湖泊示范性博物馆。建筑风格以“百鸟朝凤”为设计概念,融入风、鸟、水元素。表现鄱阳湖作为候鸟天堂的自然属性,建筑形态蕴含“五河汇聚”之意。展示区以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神奇大湖·生命长歌》为主题;分天赐大湖、泽润天下、钟灵毓秀、大湖新生四大部分系统阐释鄱阳湖区域历史人文;独立展厅设鄱阳县历史人文展陈”富饶之州”。
位于万年县建德大街会展中心三楼,1987年建馆,新馆于2012年建成,展览面积1200平方米,开放时间从周二至周日,馆藏文物1501件,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40件,展出文物200余件,设有馆藏文物展、洪炜书法展、仙人洞考古文化展、方志敏革命故事展。基本陈列展览通过展示万年独有的仙人洞文化,宣传水稻起源,陶器起源,让观众了解先民的两个伟大创举,增强民族自信心。
现有馆藏藏品1562件,其中一级3件,二级11件,三级88件,一般文物1460件。主要藏品为瓷器和铜器。基本陈列为“余干古代历史文物陈列”,举办临时或专题展览。通过展品,照片,史料和文字等,全方位展示干越文化的不朽魅力。
成立于1985年3月,是一家未定级的县级综合性博物馆,2008年对外免费开放,是江西省第一批免费开放县级博物馆,隶属弋阳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编制4人,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弋阳县博物馆办公地点在弋阳县儒学宫内,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60平方米,内设展厅面积600平方米。常设展览为:弋阳县历史文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