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浙江宁海湾,面朝大海。展厅面积1250平方米,分三个展区,共收藏有3000多件海洋生物标本,是国内专业的海洋生物收藏馆。它综合了我国海洋主要的生物类型,涉及海洋生物化石、珊瑚类、贝壳类、鱼类、甲壳类、棘皮类、藻类等主要物种。其中珊瑚类的标本110余种,以品种多,个体大,稀有度高而闻名,其品种和数量均居全国同类博物馆之首。
由民间艺术鉴赏收藏家何晓道创办于2003年,是一家民办的专题性博物馆,自2010年5月1日起正式对外免费开放。馆內設有「门窗格子」、「竹编竹雕"、"乡村椅子」、「古代木刻」等展厅,主要介紹红妝文物中的朱金木雕、红妝绘画,女紅绣品,也有民间椅子,以及江南明清建築裝饰体系中的门窗格子、建筑木雕等文物体系。馆藏珍品为研究江南地区、明清时期的民俗文化和民间工艺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实物资料。
余姚农机博物馆,位于浙江省余姚市马渚镇,据2024年2月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现有藏品400件/套。中国农机博物馆于1993年春筹建,1997年5月6日隆重开馆。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分室内展厅和室外农机操作演示基地。
王康乐艺术馆占地面积达1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艺术馆内设四个展览大厅,常年陈列王康乐和海内外书画名家作品。王康乐为奉化莼湖镇鲒埼人,1924年初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图画部,开始了他的美术生涯。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王康乐即拜黄宾虹、郑午昌和张大千三位画坛巨子为师。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继承、探索和创新,终实现“晚年变法”,形成自成一家凝重敦厚的艺术风格,从而被当今画坛公认为“虹庐画派第一传人”。
占地16亩,总建筑面积1200平米,于2009年6月建成开馆。它背山面海,主体呈明清建筑风格,建筑构造为三进屋,内设两个天井,是鄞州区乃至宁波市第一家由工业园区投资兴建的史迹博物馆。滨海博物馆颇具特色,围绕“海”字分别设了五个不同的展厅,内设卫海、垦海、煮海、赶海、兴海五个展厅。
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设在中共浙东区委旧址内。该建筑为木结构清末民居,正楼坐东面西,七楼七底,左右厢房各两楼两底,中间为庭院,四周围以围墙。1943年至1945年,中共浙东区委员会和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在此办公。创建了浙东革命根据地,领导浙东人民与敌、伪、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是浙东抗日的中心。1995 年 3 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浙江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依托原热电厂部分工业遗址建设而成。博物馆建筑总占地面积8200平方,建筑面积13000平方,展厅面积6000多平方,由原热电厂的“发电车间”作为博物馆主楼,热电厂的其他构作物如烟囟、堆煤场、沉淀池、冷凝塔、滑道、输煤带等均原状保留。其中老厂房遗留的柱、梁等钢结构体系和煤斗、耐火砖等工业部件,成为博物馆的主要载体。设计过程中既满足了博物馆所需的建筑功能,也极大地保留了原热电厂的建筑形式和部件,使建成后的奉化博物馆带有浓浓的后工业遗风,成为奉化不可或缺的城市地标和城市记忆。
馆内藏有文物6000余件套,珍贵文物234件套,塔山遗址出土的文物、唐宋越窑青瓷、清、民国书画较具特色。博物馆展厅分为海之疆、海之民和海之歌三部分,以各历史时期文物为脉络,展示了塔山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围垦文化、盐文化、海防文化和渔文化为代表的民俗文化等五大文化,充分体现了象山博物馆馆藏特点和突出了以农耕为基础、海洋为特色、渔文化为亮点的地域特色文化,彰显了象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国内独具特色的自然博物馆,1996年6月,为了弘扬周尧先生热爱祖国和科学创新的崇高精神,大力推进昆虫科学普及,鄞县人民政府在宁波的东钱湖畔建立了周尧昆虫博物馆,当时被称为亚洲最大的昆虫博物馆。新馆以“昆虫学泰斗”“昆虫大世界”为两大展示主题,通过实物加模型、图片加影像、多媒体互动、生态活体养殖等多种展陈形式展示了千姿百态的昆虫世界。
成立于1992年4月,主体建筑为陈列,办公,学术报告厅、展厅等。这里荟集了数百件书法精品、著作手稿、照片实物等珍贵文献资料。在沙孟海作品陈列室,展出了沙孟海90余件作品中的部分代表作。朴素雅致的沙孟海先生工作室。书学院内藏沙老作品近900件,贺书贺画199幅沙孟海书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弘扬沙老书学精神为宗旨,积极强化研究、收藏、展览、交流、创作、培训职能,已成为当今研究、学习沙老书学精神的书法圣地。
一座以陈列展示中国近现代服装史为主,兼具“宁波红帮裁缝制作技艺”传承与研究的国有专题博物馆。全馆设中国近现代服装、红帮裁缝创业史、中国少数民族服装、红帮海外创业史四个基本陈列厅和一个临时展厅。陈列展示以实物与图片相结合,采用历史场景复原、现场量体裁衣、电子影像、电子触摸屏等多种展示方式,全面介绍了清末民初以来中国近现代服装的演变,以及在此历史背景下,宁波“红帮”裁缝近200年可歌可泣的创业历史和“红帮”裁缝对中国近现代服饰发展的贡献。
浙海关旧址博物馆是一座中西合璧的老屋,三层加阁楼的外廊式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067平方米,是典型的公署式建筑,打破了中国传统的连片院落结构。用材为中国式的青砖,却配以西洋式的廊柱、门套和窗套。小小的一栋建筑,却是当年中西文化糅合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