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民俗博物馆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柳村古建筑群而建,将弘扬、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古建保护有机结合,是南京市最早对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风民俗进行集中展示的场馆。 民俗馆在建设上采取静态展示和动态演示相结合,在还原古建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突出民俗文化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南京市六合区博物馆(南京市六合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前身为南京市六合区文物保管所,据2020年9月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现有藏品577件/套、珍贵文物179件/套。
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祭祀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的祠庙遗迹。颜鲁公祠东连乌龙潭公园,南望蛇山,西邻龙蟠里,北依清凉山、虎踞关,清静幽雅,翰墨流香。颜鲁公祠整体占地1800平方米。多年来,南京市文物局和鼓楼区政府数度拨款,全面修复颜鲁公祠,现颜鲁公祠占地1800多平方米,除大殿、配殿、东西厢房和八字墙等均按历史原貌修葺一新外,还新建了门楼、放生井亭和曲廊等建筑,并在此基础上兴建了颜真卿纪念馆基本陈列。
傅抱石,艺术大师,一九零四年出生,抱石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国画和篆刻作品,辛勤培育了一批美术人才,其散锋笔法别具一格,被誉为抱石皴。先生自一九六三年携家人在此居住、创作,直至一九六五年逝世。文革期间,傅家子女被赶出旧居,云散各处。一九八五年,为纪念傅抱石逝世二十周年,政府拨款维修旧居并筹建傅抱石纪念馆,一九八七年建成开放。首任馆长是傅抱石之子傅二石,第二任馆长是著名山水画家徐善,现任馆长为省国画院副院长薛亮。
灶文化博物馆由灶神传说、灶具荟萃、灶花集锦、灶台美食四大版块组成,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向大家展示行将消失的各种与灶头、餐饮有关的文字、实物资料,以勾起大家对渐行渐远岁月的记忆。
上海翰林匾额博物馆创建于2005年,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品尤以明清状元匾、民国要员匾、家族堂号匾为特色;馆藏品中,历史最早的是“国子学谕”匾,题自宋代咸淳二年。馆藏品超过1200方,是中国专业从事匾额搜救、保护、展览、研究于一体的主题型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