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舍始建于1937年,建筑面积1083平方米,原为伪满北安省公署驻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由我党接收,成为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场所,这是我党在东北接管政权后建立的第一个,也是唯一完整的省政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及政治价值,2005年被黑龙江省政府批准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位于北安市龙江路311号,是一幢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灰色二层楼房,建筑面积3472平方米。始建于1944年,时为伪满北安县公署。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东北光复。同年10月,中共中央东北局派王堃骋、陈大凡等19人来到北安,11月15日,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王鹤寿任书记,范式人任副书记,赵德尊任组织部长,王堃骋任宣传部长。当时的黑龙江省是在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完整省份,陈云、蔡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生活、工作、战斗在这里。
坐落于五大连池市朝阳乡政府驻地,始建于2016年6月,使用面积416平米,展品数量318件,来源均为群众捐赠和自主挖掘,由包括抗联时期的枪械、刀具、生活用品和大量微型雕塑墙等组成,展示从近代开始的民族抗争历史和珍贵抗联遗物及历届国家领导人对抗联的高度评价等史实资料和展品组成。
孙吴县侵华日军军人会馆遗址陈列馆位于黑龙江省孙吴县北孙吴村附近,侵华日军军人会馆亦称日本关东军将校俱乐部,始建于1939年,1940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946平方米,占地3万余平方米。该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的见证地,据专家考证,在目前国内外侵华日军慰安场所中单体建筑面积最大,服务对象级别最高,服务设施最齐全,保存最完整。
前身是始建于2007年的孙吴县胜山要塞日本侵华罪证陈列馆,展馆面积108平方米。保存二战时期的图片资料60余张,以及少量的“二战”文物等。其中有反映大环境下“二战”时期的历史照片,也有反映当时日本侵华的罪证照片,记录了并向世人展示了日本侵略中国,侵略孙吴的过程,及侵华日军的人员编制、要塞工事、军事设施、罪恶行径。
1991年5月开始筹建。1991年7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的,2008年正式成为中国民族博物馆逊克鄂伦春族分馆,博物馆是股级事业单位,隶属于逊克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07年6月博物馆被中共黑河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国防教育基地。博物馆自开馆以来率先免费开放。展厅面积105平方米,展柜19套,三级以上珍贵文物254件,一般文物888件,藏品总数1142件。 逊克县鄂伦春博物馆建馆以来在搞好基本陈列的同时,也举办了大量的临时性的展览。
尔根古道驿站博物馆是中国首个以古驿道驿站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始建于2013年,总占地面积7483平方米,建筑面积5474平方米,馆内陈列布展面积3511平方米。 展厅共分为三层,记述了从商周时代一直到明清的驿道、驿站文化,尤其详尽地记述了嫩江墨尔根古道驿站的历史故事。
嫩江市博物馆是嫩江市的文化坐标和象征,它不但见证着嫩江市的发展历史,还是中华五千年文化记忆的阵地,对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嫩江市博物馆展示现代和当代嫩江。主要展示嫩江地区矿产、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及当代嫩江繁荣发展以来取得的一系列发展成果等。
馆舍建筑始建于1936年,时为伪满北安兴农合作社,是北安市最早的楼房之一。1945年被我党接收后在此成立《黑龙江日报》社,诞生我省第一张党报。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现为黑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2A级旅游景区。有基本陈列《乌裕尔的记忆》,全方面展示我市自新石器时代、战国、秦汉、辽金、明清直至黑龙江人民政权建立三千余年的历史根脉,更有《人文北安陈列》、《自然北安陈列》、《〈黑龙江日报〉专题陈列》等特色展览。
瑷珲海关历史陈列馆是在1907年老瑷珲海关遗址基础上修建而成主体建筑为1907年建成,2017年前后翻修建设并投入使用、展出现有展品183件主要以文字图片、历史文献、文件、清末文物仿品、仿沙俄时代商品为基本陈列内容,展示瑷珲海关从开关到结束的历史发展脉络。瑷珲海关历史陈列馆展馆主要负责收集瑷珲海关历史文献、文物、研究并展示瑷珲海关历史文化、做好文物历史资料的研究和保护工作。目前展馆有工作人员2名、安全员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