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展览集中展示了乌海地区发展史中的各类藏品,以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到见证战争年代艰苦卓绝斗争的历史物件为脊梁,“借物说事,借物说史,借物说文化”,比较充分地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一些史实,也从侧面反映了乌海人民为创建一个新兴城市曾经走过的艰难历程
乌海煤炭博物馆是一座以反映半个世纪以来,乌海煤炭工业的发展历史以乌海市因煤建市、因煤兴市的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本馆将通过图片、实物、标本、设景等形式,传播煤的科普知识。展示乌海煤炭工业的发展和乌海因煤而生而兴的历程,以及在这一历程中,煤炭工人所表现出"创业、奉献、争先"的乌海精神,即太阳神精神。同时,是一处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爱我家乡教育的主要场所。
包头漠南草原民俗博物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据2024年2月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现有藏品372件/套。博物馆分为三个单元,分别为:民族风情,服饰特点,民间工艺。
北方草原文明博物馆,办公室地址位于被誉称“草原钢城”、“稀土之都”的包头,包头 包头市九原区兴盛镇110国道66公里处,我单位主要提供宣传北方草原文化,文物展览
达茂旗博物馆建筑面积2150平方米,展厅面积1950平方米,是了解达茂旗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蒙古族民族特色的民俗风情等重要场所。展厅分上下两厅,一楼展厅为“往古沧桑——达茂联合旗古代地域史陈列”,二楼展厅为“旗治春秋——达茂旗联合旗古今旗史陈列”
内蒙古民族商贸文化博物馆始成立于2012年,基本陈列;分别是:古代度量衡、古代丝绸之路的陶器、货币、瓷器、丝织品、民族民俗、草原商贸、呼和浩特的商贸共八个单元。馆藏文物和标本2000余件套。由于消防未验收,2021年闭馆未开放。
内蒙古明博草原文化博物馆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新建东街288号B区408-410,于2006年8月开馆,是一座以收藏反映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生活文物为主的,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非国有博物馆。
内蒙古草原文化博物馆藏品数512件(套),馆舍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其中基本陈列厅600平方米,机动展览厅550平方米,文物修复等各业务技术工作室和办公室700余平方米。
占地面积约3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600平方米。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布赫同志题赠馆名。是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自治区级党史宣传教育基地、自治区级法律文化研究基地、自治区城乡社区教育试点单位,四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土默特革命史展、内蒙古革命史展、民俗文化展和法律文化展。
博物馆展厅面积2500平米,修复车间400平米,标本存放区1500平米,藏品320件。据记载,崖柏起源于恐龙时代,其木材化石始于侏罗纪侏罗纪中期,在白垩纪曾有过鼎盛时期拥有众多的物种。1892年由法国传教士法吉斯在重庆城口县南部首次发现。199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崖柏列为我国已灭绝的三种植物之一。但在1999年10月重庆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骨干调查队在城口县考察时终于发现了已“消失”的崖柏野生居群,并在2000年第三期《植物杂志》上向世界宣布“中国崖柏没有灭绝”。
以蒙古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陈列着蒙古文献档案古迹经文蒙古文字的演变史,蒙古民族绘画印章等
内蒙古电影博物馆共收藏国内外电影放映设备近1090多件(套),收藏的电影拷贝有约4000多部,各个历史时期的电影放映宣传、电影图书资料7000多册以及不同时期的电影书籍海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