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峰民俗博物馆占地面积667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其中库房90平方米,展厅830平方米,公共服务用房50平方米,文物保护技术区70平方米,办公区60平方米。我馆以收藏、展示晋南特别是永济虞乡一带明清、民国时期民间生活用品为主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放南路南端
运城市民俗博博物馆依托国保单位李家大院而建,李家大院是清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坐落在万荣县闫景村,整体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山西四合院,同时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因李子用曾留学英国,部分院落为"哥特式"建筑,是南北融汇、中西合璧、三晋无匹的晋商大院,浓缩着汉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
蒲津渡遗址于1989年发掘出土。1991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省、地、市文物部门组成了联合考古发掘队,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科学地清理发掘,完整出土了唐开元十二年(724年)铸造的铁牛四尊、铁人四尊、铁山两座、铁镦柱四个、七星铁柱一组、明代护岸石堤70余米、明正德16年(1521年)记事碑一通。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尊铁牛,是迄今发现的历史最早、体积最大、分量最重、数量最多、工艺最精的渡口铁牛,是中华古代文明成就的重大发现。
位于新绛县龙兴寺内,馆藏文物共1107件。其中珍贵文物238件,普通文物869件,全部寄放在省考古研究所侯马文物工作站。陈列在大殿后的前后碑亭、碑廊内的近十通古代碑刻,都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其中最富价值的,是以大篆而称誉全国的书法艺术名碑《碧落碑》。
绛县博物馆位于山西省绛县古绛镇文庙路,隶属于绛县文化和旅游局,为历史类博物馆。由于不具备对外开放的软硬件设施,暂时不对外开放。
占地面积1008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库房面积45平方米。
垣曲自然博物馆建于1984年,是山西省唯一的一座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3697平方米,建筑面积2502平方米。 博物馆文物藏品主要通过考古发掘获得。动植物、矿产标本通过采集制作而成。馆藏动物标本158件,矿石标本238件,馆藏文物8207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57件,三级文物91件。
闻喜县博物馆是一所历史文物博物馆,馆藏文物种类丰富,藏品数量及珍贵文物数量都位居全省县级博物馆前列。
河津市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现有干部职工28人。藏品数量1290件(套),其中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17件、三级文物103件(套)。
永济市博物馆展厅名为“永济博物馆历史文化展”,展厅位于永济人民会堂大楼北侧二、三层,占地2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2700余平方米,展示永济精美馆藏文物2000多件。
夏县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是夏县文化和旅游局下属全额股级事业单位,编制9名,现有工作人员7名,馆址设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夏县关帝庙内,占地面积约2900平方米。夏县博物馆收藏有馆藏文物2483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68件套(一级12,二级48,三级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