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展区,它承载了媒资大数据检索、广电科技实验平台、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等多种功能。 室外展区展出转播车等大型设备,同时也是一处文化休闲广场,并通过绿化、美化、亮化为沈阳广电传媒文化博物馆添光增彩。 室内展区分为一层展厅和负一层展厅两部分,共有十余个常设展项和六个临时展厅,收藏实物、图片、影像资料、广电技术设备等2000余件展品。
中国关东民俗博物馆是以关东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型展馆,是东北地区第一座收藏、展示东北民风、民俗、民生、民情的大型展馆。成立于2006年,馆名是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罗杨题写。馆藏品均来自东北民间,时间跨度从辽金时代到上世纪下叶,地理范畴主要以辽西地区为中心。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真实再现、反映了原生态关东民俗风情。
位于阜蒙县文化中心四楼(南环西引路61号),馆舍建筑面积1,550平方米。新建文物库房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阜蒙县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1016件,其中一级文物12件,二级文物45件,三级文物73件,一般文物885件。馆内展线1000延长米,展出文物500余件,展示图片2000余张。
征集收藏清朝顺治年间至土地改革期间各类房地契。建筑面积28351平方米,其中展馆面积500平方米。已登记展品400余件套,其中清朝房地契250余件套,清末至土地改革期间房地契150余件套。
位于北票市中华路二段7-6号,即毓水蓬莱仿古一条街的中心地带,为二层仿古建筑。该馆是北票市首家民办博物馆,也是东三省内唯一一家以展示中国古代兵器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现有藏品471件/套,部分藏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北票毓水博物馆基本陈列为“中国古代铁兵器展”。
依据雷锋在铁岭生活、战斗170天的光辉历程,投资1600万元在铁岭县横道河子镇下石碑山村原雷锋雨夜送大嫂的故事起点建设铁岭雷锋纪念馆。全馆占地面积2905平方米,建筑面积1018平方米。该馆采用现代中式民居建筑,风格简约,建筑、环境、人文和谐统一,是全国唯一一座坐落于农村的雷锋纪念馆。
道光廿五文化博物馆积极保护一大批文物,演绎民族文化和酿酒文化的悠久历史,多维度地诠释满族酿酒文化历史,深层次展示满族民俗,全方位演绎满族文化,是市民、游客认识、了解满族酿酒文化的一个窗口,是中国酒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共鸣。是东北大地上唯一代表满族酿酒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研究成果及研究方向的场所。现有藏品1200余件,包括世界上唯一的液体文物;里面大多数是以原道光年间随木酒海一起出土的老物件、酒厂的系列酒品、历代酒厂更换的机器设备、龙票以及老酒。我们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
原名“营口市雷锋文化展览馆”,建筑面积3760平方米,现有雷锋文化专题藏品3500余件(套)。基本陈列《雷锋文化——永恒的风尚》坚持用唯物史观反映和记述雷锋事迹和雷锋文化,举办《“画说雷锋”主题宣传画展》《雷锋精神代代传》《永远跟党走》等坚持弘扬主旋律和体现时代精神的临时展览7个。
凌海市第一家具有专业资质的私营博物馆,同时它还是具有文化交流,培训,展览等多种功能与一身的文化活动基地 面积1500平方米,分为两层,博物馆以年代为主线,主要陈列从远古时期到红山文化到汉唐再到宋元明清等五千年之间,大小凌河流域出土、收集的相关文物、史料等,展品3000余件,共分为11个展区。以功能为类别,有化石、石器、青铜、玉器、木器、瓷器、兵器、钱币、织锦等。
集不可移动文物(古建筑、古墓葬、古城址)、可移动文物和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于一本的综合性博物馆。
馆舍使用面积约4683.29平方米。馆内设有五馆一洞一堂!(酒器收藏馆、实体酿造馆、DIY调酒体验馆、原酿品鉴馆、妈妈记忆馆、酒居洞、酒文化大讲堂)。 馆内收藏与母爱文化和酒文化相关的老物件近万余件,包含石器、字画、玉石、酒器、酒具、酒瓶、青铜器、民俗物件......
作为辽沈首家能够全面反映沈阳地域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将系统地展现沈阳11万年以来的人类文明史,及2300年以来的沈阳建城史。 沈阳博物馆现有展区面积2.2万平方米,对外展出文物两千余件,陈列展览的格局分为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分布于展区的一至三层。一层临时展厅设有珐琅器展和宫廷家具展;二层基本陈列由“沈城溯源”、“天眷盛京”、“近代风云”、数字化展组成;三层展馆为家庭教育馆、青花瓷展及辽河流域精品文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