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为仿秦汉式建筑,内设机构为五部一中心,是集文物收藏、陈列、展示、保管、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 3096 件(套),包括青铜器、古生物化石标本、石器、陶器、骨器、铁器、瓷器、金器、玉器以及古书画、古钱币、木雕工艺品、红军遗物等,其中一级文物 75件(套);二级文物 90 件(套);三级文物 241 件(套),三级以上文物为406件。此外馆内还藏有古籍资料一万余册。
位于康县城关白云山,占地面积15亩,主体建筑为仿古风格,四层退台布局,总建筑面积3339平方米,展厅面积1080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1100余件/套,二级文物5件,三级文物90件/套,其中陈列220件/套。展览以“古道沧桑——康县历史文化展”为主题,共分历史悠悠、古道漫漫、多彩民俗、旧貌新颜四个单元。
徽县博物馆成立于1995年,位于城关镇金徽大道政务综合楼2楼。建筑面积4千余m²,展厅1900余m²。现有馆藏文物1100余件。以《通衢丰邑—徽县唐宋文明展》为基本陈列,展出唐宋文物340余件,图片500余幅。
成县博物馆成立于2000年10月,位于成县城西大街裴公湖畔,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0平方米。现有文物藏品817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2件(套),二级文物36件(套),三级文物93件(套)。藏品种类有青铜器、铁器、瓷器、陶器、玉石器、书画等;其中以战国高圈足窃曲云纹铺首壶、汉代鎏金棺饰、双鱼青铜洗、五代耀州窑刻花狮头流执壶等为代表。
本馆共收藏文物合计525(件套)。 市博物馆共三层,具体布局如下: 一层主要包括序厅、多功能展厅、报告厅、接待室、安防监控室及其配套用房。目前多功能展厅,报告厅。二层为主展厅,主要呈现陇南悠久的历史文明,现主展厅《陇上江南 秦皇故里——陇南古代文明展》展厅正在装修布展。三层主要包括戏剧服装展厅、专题展厅、文物库房、文物修复室、集中办公区及文物资料室等。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2003年经甘肃省文物局批准成立,定西市文物局为主管单位,是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单位、中国博物馆协会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史前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非国有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馆藏、展览有马家窑文化各时期彩陶350多件。
现有馆藏文物及文物标本共47771件,其中:一级文物10件(套),二级文物25件(套),三级文物153件(套)。馆藏可移动文物中书画类704件(套),陶器类233件(套),金属器类120件(套),石器类71件(套),文献类62件(套),瓷器类26件(套),牙骨器类24件(套),玉器类18件(套),砖瓦类8件(套),漆木器类6件(套),货币类46499件。
陇西耕读博物馆于2016年11月设立,占地面积700㎡,建筑面积1020㎡,总投资460万元。馆内收藏有瓷器、铜器、玉器、石器、木器、书画几大类文物和陇中特色窗花等藏品860件套。
定西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展出的红色文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等馆藏精品,充分展示了岷县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资源。岷县民族民俗博物馆秉承“留住岷县特色、弘扬岷县精神、繁荣岷县文化、促进岷县发展”的宗旨,成为岷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馆主要以清代,民国皮影展览,演绎。近现代皮影制作为主。以中小学生体验制作,演绎为教育目的非盈利公益性博物馆。
本馆立足实际,发挥区域优势,设立了定西云山窑址的沙盘,陈列了史前文化的八种类型,分别为马家窑文化的石岭下类型、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类型、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马家窑文化的马厂类型,马家窑文化的齐家类型、马家窑文化的寺洼类型、马家窑文化的辛店类型,马家窑文化的泗坝类型、马家窑文化的沙井类型等。该馆是史前彩陶专题馆,主题明确、特色显明,充分反映了定西史前文化的丰富和渭河文明、洮河文明的辉煌,足以说明在五千年前定西是人类文明的肇始之时。
于2014年12月设立,馆藏石器、玉器、彩陶、青铜器、金银饰器等各类文物1100余件,展区面积1500平方米,分玉器专题厅、彩陶专题厅、北方草原文化厅三个展区,观众服务区200平方米,众甫博物馆从建馆肇启以弘扬和保护民族珍贵文化遗产为宗旨,多维度诠释齐家文化的渊源,深层次展示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