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馆占地面积48亩,建筑面积4611平方米。博物馆现有单檐殿展厅、重檐殿展厅、双层殿展厅、钟鼓楼、塔儿湾宋塔地宫、黄河古象展厅等建筑,设有北魏、唐、宋(金)、元、明、清时期石刻造像展厅、现代石刻造像展厅、黄河古象展厅等10个展厅,馆藏各类文物3000多件,其中古石刻艺术品500多件,尤以单体圆雕造像最具特色,其中两尊石雕造像曾在日本、美国展出,是佛教石雕造像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瓜州自古以来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河西走廊的西大门。古往今来商家云集,在古丝绸之路沿线留下了众多珍贵历史文物和优美动人的传说。现有藏品3566件,占地面积6269.8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展厅面积800平方米,博物馆内设十个展区:彩陶展区、石器展区、铜器展区、红陶展区、灰陶展区、瓷器展区、画像砖展区、铜镜展区、简牍展区、近现代展区等。
成立于2017年3月,位于敦煌市莫高镇西河槽村一组,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单位性质为非国有博物馆,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馆内基本陈列两个:地质地矿部分和古代艺术品部分。
坐落在汉代阳关烽燧(墩墩山烽燧)北侧800米外的坡麓台地上,是阳关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1999年底开始筹建,2001年4月动工,2003年8月28日落成开馆。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总体呈仿汉城堡式建筑群,集博物、展示、教育、文保、旅游、研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一座依托于历史遗迹、馆园结合的新型民办遗址博物馆。
桥湾博物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分为“塞外皇寺、边城遗梦、平定北疆、影像展播”四个单元。其中,康熙夜梦桥湾城故事雕塑1000平方米,康熙夜梦桥湾城,怒斩贪官程金山父子的故事,在甘肃河西走廊家喻户晓。桥湾博物馆已成为酒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干部警示教育基地。
一家展示我国白酒历史与文化的主题博物馆,是甘肃省规模最大,藏品种类最多的一家酒文化民办博物馆,共划分为八个展区:① 序厅;② 中国八大名酒展览区;③ 地方名酒展览区;④ 传统酒作坊复原区;⑤ 原生态酒馆互动交流区;⑥酒器展览区;⑦当地特色酒展览区;⑧尾厅。
甘肃省第二批“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也是酒泉地区首家红色文化博物馆。藏品特色以毛主席像章及宣传毛泽东思想的艺术品、民间工艺品、报刊书画为主,从50、60年代以来的有关老音响资料、各类玻璃镜、宣传画、红袖章、毛主席语录、各类党史资料及革命文物,有一定的文化深度,真实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突出了红色博物馆的完整性和专题性,对研究我国的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目前,玉门红色文化博物馆藏品保存、展览情况良好。
位于酒嘉城际公路12公里处的禹苑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内,规划面积4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展区面积3123平方米,馆藏清代至近现代各类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古建筑构件及民俗物件5000多件套,12600余件,包括木器、铜器、铁器、瓷器、陶器、石雕、玉器、玻璃器、书画、票证、图书、杂志等十余种类型。
是2014年12月经甘肃省文物局批准成立的第一批“甘肃省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2020年6月搬迁至新城区市中心的世纪大道47号嘉和金座小区,博物馆建筑面积从430平扩大到1500平,扩充了展品、增加了展览、提高了安防。
以弘扬酒泉酒文化为核心所打造的集生产工艺、民俗文化、酒史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共分上下两层,8个展区。分别从酒緣、酒迹、酒器、酒艺、酒礼、酒韵、酒誉、酒史八个方面展示酒泉酒文化的历史。收藏文物(酒器)196件,分为瓷器、青铜器、玉器、陶器、金银器五大类型。
展览馆有三个展厅,第一展厅为保护区基本情况,包括保护区概要,功能区划分,阳关保护区地理走势。第二展厅为沙盘,保护区两大主要保护对象;第三展厅是以山地、湿地、荒漠为主的模拟生境展厅,并对这三种模拟生境中典型动植物进行展示。
敦煌自然博物馆于2010年建成,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4564平方米,文物库房200平方米。共有12个展厅,现有陈列标本10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