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秀的蒙古族历史文化为重要载体,努力使其在最大范围内广泛传播,以便让全人类共享,馆藏文物1482件,一般文物39件、一级文物1件,年均展出藏品数量为1320件,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共设有5层,内设有4个展厅:一楼自然资源与规划展;二楼历史成就展;三楼民俗文化展;四楼历史文化展;五楼为新时代文明书画摄影展厅。
黄南州民族博物馆始建于1979年,时称“黄南州热贡艺术馆”。后投资200多万元修建了全州座也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点和艺术色彩的博物馆大楼,主要用于作品展出、收藏研究和艺术交流等。民族博物馆内设9个展厅:文物厅、唐卡厅、雕刻厅、沙画厅、堆绣厅、曼唐厅、民俗厅等。馆藏的民族文物包括考古发掘品、历史传世品和近现代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用品、服装服饰、宗教用品、民族文化文献、工艺美术品等近一万件
原子城纪念馆占地9615平方米,为乳白色半掩体结构,整个建筑庄严肃穆,置身其中,使人不由得想起了那段峥嵘岁月。纪念馆入口的门楣上,镶嵌着三块巨大的青黑色石雕。石雕的中间是一个核裂变的图案,周围装饰着八卦、太极图等中国传统图案。这样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人民谋求和谐,向往和平的美好意愿。纪念馆共分两层,二楼是一个临时展馆,能随时举办各种展览。一楼的5个展厅集中展示了221厂走过的风雨历程以及两弹元勋们和221厂的科技人员、工作人员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范。
博物馆布展面积为1500平方米,分序厅、西海建郡、史前文明、民族史影及成就发展展厅,以汉代名声显赫的四大郡治之一——西海郡故城为主要内容,向上追溯至海晏远古时期的文明,向下扩展到吐谷浑、蒙古、达玉藏族等各民族的生活空间。
海北州民族博物馆(青海湖生态博物馆)总投资为1.41亿元。占地面积79亩,建筑面积10400平方米,陈列布展面积12800平方米。共有五个展厅和序厅构成,利用展柜、展台、展架、展墙、展板、沙盘模型以及高清投影、三维影像等高科技手段,展示青海湖生态文化及海北历史文化、非物质遗产文化和民俗文化。现有干部职工27名。
展厅(文物库房)2间,文物陈列展柜6个、展桌4个、小展柜4个。馆藏文物320件,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15件,三级文物45件。一般文物240余件。
博物馆藏文物数量2803件(套),互助县博物馆现馆藏文物2876件/套,为国家三级博物馆,现馆建筑面积595.45㎡,展厅面积241.26㎡,文物库房面积176㎡。目前具有2个专业展厅和1个临时展厅。现互助县博物馆新馆有三个常设展厅、一个临展厅以及研学基地、文创展示中心、文物库房、文物修复室等公共功能区域,总面积为3804㎡。新馆展览内容分别为:中国土族文化展——互助历史文化展——互助发展成果展。
馆藏文物数量达4631件/套,实际数量7691件,其中一级文物31件,二级文物62件,三级文物312件。藏品分化石、陶器、青铜器、石器、骨器、玉器、书画等十二类,较全面地反映了民和历史文化的特性。其中展厅展出藏品278件套。
馆藏文物1399件/套(实际数量36513件),其中一级文物27件/套,二级文物9件/套,三级文物13件/套。从文物类别来说最多的陶器共计1178件/套,碑帖拓本2件/套,瓷器11件/套,雕塑、造像3件/套,古籍图书9件/套,家具1件/套,乐器、法器20件/套,名人遗物3件/套,皮革4件/套,钱币49件/套,石器、石刻、砖瓦43件/套,书法、绘画38件/套,铁器、其他金属器1件/套,铜器3件/套,文具1件/套,玺印符牌1件/套,织绣28件/套,其他4件/套。
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柳湾村柳湾遗址附近,是我国最大的以展示彩陶文化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总占地面积5830平方米,展厅面积为1500平方米。馆藏文物近4万件,其中彩陶近2万件,主要反映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青海地区空前繁荣的彩陶文化,充分展示了我国彩陶文化鼎盛时期的风貌;是了解青海历史文化、研究甘青地区史前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欣赏远古人类文明的必去之处。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瑜泰奇石古玩市场,主要以开展书画艺术,黄河奇石文化等民间艺术品的研究收藏,组织文化艺术品交流和展览,举办书画艺术培训和鉴赏活动为主题的民间艺术博物馆。 馆内设置了供长期学习和研究的民间艺术展厅,陈列有当代名家墨迹、仿真书画及各类奇石等500余件藏品,无不展现着多姿多彩的民间生活,透漏着乡土艺术的异香。
国内第一个以现代展陈与表现理念为基点,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多媒体技术,全方位介绍藏族历史、文化、艺术、宗教和民俗风情的文化旅游景点。青海藏文化馆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10,000平米,分1号馆和2号馆。1号馆两层,一层展现藏民族的历史进程,二层展示佛与神灵,以及面具、唐卡、文字与史诗、服饰与歌舞、塔尔寺艺术三绝、藏戏等多种文化艺术形式。2号馆集中展现藏传佛教独特的宇宙观和生死观。